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衣飾設計不再只為滿足實際需要,設計師及穿戴者亦常透過衣飾本身傳遞信息,有如藝術品般具深層次意義。來自倫敦的90後珠寶設計師Lili Murphy-Johnson推出了以月經滲漏為主題的珠寶,但其作品硬照卻被認為意識大膽而遭網購店Etsy刪除。其實月事非但正常不過,更是孕育新生命之源,封建守舊的思想卻為其戴上了骯髒、尷尬等不必要的枷鎖。
患經前綜合症誘發構想
有曰女為悅己者容,除了胭脂水粉綾羅綢緞,閃爍的珠寶亦不可或缺,設計主題總圍繞花卉植物、沙漠、海洋各樣美物美景,愈奢華精緻愈不乏捧場客。畢業於倫敦Central Saint Martins、只有22歲的珠寶設計師Lili Murphy-Johnson卻認為珠寶不僅為女人dress up,亦可為女人發聲,推出以月經滲漏為主題的珠寶,衛生巾/棉條形的吊墜手鏈,在白恤衫及內褲縫上紅色圓珠,乍看之下有如經血滲漏,幾可亂真;可穿度高點的亦有紅寶石戒指及氣球頸鏈,其實月經、滲漏,女人皆有之,何來不衛生、尷尬之說?「不敢奢望一時三刻改變大眾對月經封建守舊的看法,只要知音人看到作品時有一刻觸動已經很好了。」
Lili有如此構想,因她飽受經前綜合症的困擾,心煩、疲倦、水腫、敏感等各種不良反應,「這些徵狀令我不能集中工作,激起我把月經轉化成設計概念」。整個系列由三部分組成,Period Paraphernalia以各式月經用品為主題,採用金、銀、寶石,以人手製作成衛生巾和棉條形吊墜;Blood部分顧名思義就是以血為主,把血紅色的圓珠釘在白恤衫及內褲上,又在市場上蒐購紅寶石戒指,戴滿指上再放在白褲上拍攝硬照,營造滲漏的意境;PMS經前綜合症則以氣球頸鏈為代表,表達經期時希望無拘無束的想法。
盼改變對月經守舊看法
Lili不認為自己的作品意識大膽,知道Etsy因意識問題將照片刪除時一臉愕然,因很多廣告都明目張膽的展示女性幾近全裸的胴體,旨在展示身體的曲線美,「我的作品硬照中模特兒有穿衣服,相比下不是更加保守嗎?我亦很懷疑當大家知道這些性感女郎也有月經也會滲漏時,會否認為她們很骯髒不再性感了?」以月經為創作主題的藝術家豈止Lili一人,早前Rupi Kaur曾先後兩次在Instagram上載一系列自己月經滲漏的照片,但均被刪除;攝影師Jen Lewis把自己在「月經杯」中的經血倒入水中,拍攝一輯經血流動的照片,展示其美麗一面,大家的目的不過是一而再再而三向大眾說明月經不過是件平常事。
然而女人的月經始終是一大禁忌,女運動員辯稱因月經不適影響表現卻被譏為藉口,不少保守落後國家的婦女對經期一無所知,根據聯合國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Collaborative Council(WSSCC)發表的報告,指近七成的非洲塞內加爾Kédougou地區的婦女認為經血為骯髒;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指有些伊朗婦女誤以為月經是疾病。月經甚至跟政治拉上關係,精神病學家Julie Holland今年4月在Time雜誌發表文章,指希拉里因處於更年期令她更適合成為美國總統,因停經後體內雌激素降低,令心智及情緒都更為成熟穩定,為此,Larry Wilmore在清談節目The Nightly Show中更針對討論月經與政治的關係,但惹來在喬治布殊時期曾在白宮擔任傳訊部總監的Nicole Wallace反擊,指自己每28天便來月事,在白宮內工作的年輕女人亦不計其數,但國家仍在安定發展。
月經根本平常不過,奈何社會至今仍將之視作忌諱,即使在看似開放的香港,很多男人仍視買衛生巾為尷尬及「大吉利市」之事;廣管局明文規定,衛生巾廣告不能提及月事、滲漏、氣味等,廣告中極其量以藍色液體演示吸收效果,想播出胯下實鏡更是連門都沒有。為了支持女性,只有15歲的美國男孩Jose Garcia在Instagram上載一張手持兩片衛生巾的照片,想帶出男人對月經及滲漏毋須忌諱。由珠寶引伸至月經再到女權的討論一點也不沉重,時裝史上亦出現過以衣飾為女性平權的例子,例如1960年代Yves Saint Laurent帶起女人穿西裝,及後女權運動組織發起不戴胸圍以表達解放自由。如單單只為了靚而打扮,跟花瓶着實沒兩樣。時裝的真義從來由人去賦予,不再單純為蔽體。時裝亦可以是表達抗爭的工具,我們要穿出自己的風格表達個性,透過時裝傳遞信息,引起身邊人的共鳴與反思。
文﹕Nicole Tse
統籌﹕John Wan
編輯﹕梁小玲
電郵﹕[email protected]
患經前綜合症誘發構想
有曰女為悅己者容,除了胭脂水粉綾羅綢緞,閃爍的珠寶亦不可或缺,設計主題總圍繞花卉植物、沙漠、海洋各樣美物美景,愈奢華精緻愈不乏捧場客。畢業於倫敦Central Saint Martins、只有22歲的珠寶設計師Lili Murphy-Johnson卻認為珠寶不僅為女人dress up,亦可為女人發聲,推出以月經滲漏為主題的珠寶,衛生巾/棉條形的吊墜手鏈,在白恤衫及內褲縫上紅色圓珠,乍看之下有如經血滲漏,幾可亂真;可穿度高點的亦有紅寶石戒指及氣球頸鏈,其實月經、滲漏,女人皆有之,何來不衛生、尷尬之說?「不敢奢望一時三刻改變大眾對月經封建守舊的看法,只要知音人看到作品時有一刻觸動已經很好了。」
Lili有如此構想,因她飽受經前綜合症的困擾,心煩、疲倦、水腫、敏感等各種不良反應,「這些徵狀令我不能集中工作,激起我把月經轉化成設計概念」。整個系列由三部分組成,Period Paraphernalia以各式月經用品為主題,採用金、銀、寶石,以人手製作成衛生巾和棉條形吊墜;Blood部分顧名思義就是以血為主,把血紅色的圓珠釘在白恤衫及內褲上,又在市場上蒐購紅寶石戒指,戴滿指上再放在白褲上拍攝硬照,營造滲漏的意境;PMS經前綜合症則以氣球頸鏈為代表,表達經期時希望無拘無束的想法。
盼改變對月經守舊看法
Lili不認為自己的作品意識大膽,知道Etsy因意識問題將照片刪除時一臉愕然,因很多廣告都明目張膽的展示女性幾近全裸的胴體,旨在展示身體的曲線美,「我的作品硬照中模特兒有穿衣服,相比下不是更加保守嗎?我亦很懷疑當大家知道這些性感女郎也有月經也會滲漏時,會否認為她們很骯髒不再性感了?」以月經為創作主題的藝術家豈止Lili一人,早前Rupi Kaur曾先後兩次在Instagram上載一系列自己月經滲漏的照片,但均被刪除;攝影師Jen Lewis把自己在「月經杯」中的經血倒入水中,拍攝一輯經血流動的照片,展示其美麗一面,大家的目的不過是一而再再而三向大眾說明月經不過是件平常事。
然而女人的月經始終是一大禁忌,女運動員辯稱因月經不適影響表現卻被譏為藉口,不少保守落後國家的婦女對經期一無所知,根據聯合國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Collaborative Council(WSSCC)發表的報告,指近七成的非洲塞內加爾Kédougou地區的婦女認為經血為骯髒;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指有些伊朗婦女誤以為月經是疾病。月經甚至跟政治拉上關係,精神病學家Julie Holland今年4月在Time雜誌發表文章,指希拉里因處於更年期令她更適合成為美國總統,因停經後體內雌激素降低,令心智及情緒都更為成熟穩定,為此,Larry Wilmore在清談節目The Nightly Show中更針對討論月經與政治的關係,但惹來在喬治布殊時期曾在白宮擔任傳訊部總監的Nicole Wallace反擊,指自己每28天便來月事,在白宮內工作的年輕女人亦不計其數,但國家仍在安定發展。
月經根本平常不過,奈何社會至今仍將之視作忌諱,即使在看似開放的香港,很多男人仍視買衛生巾為尷尬及「大吉利市」之事;廣管局明文規定,衛生巾廣告不能提及月事、滲漏、氣味等,廣告中極其量以藍色液體演示吸收效果,想播出胯下實鏡更是連門都沒有。為了支持女性,只有15歲的美國男孩Jose Garcia在Instagram上載一張手持兩片衛生巾的照片,想帶出男人對月經及滲漏毋須忌諱。由珠寶引伸至月經再到女權的討論一點也不沉重,時裝史上亦出現過以衣飾為女性平權的例子,例如1960年代Yves Saint Laurent帶起女人穿西裝,及後女權運動組織發起不戴胸圍以表達解放自由。如單單只為了靚而打扮,跟花瓶着實沒兩樣。時裝的真義從來由人去賦予,不再單純為蔽體。時裝亦可以是表達抗爭的工具,我們要穿出自己的風格表達個性,透過時裝傳遞信息,引起身邊人的共鳴與反思。
文﹕Nicole Tse
統籌﹕John Wan
編輯﹕梁小玲
電郵﹕[email protected]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