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見證着一隻飛機的機身從空白變成富有中國特色的金龍,雖然圖案不是我親手畫上,但仍有無窮的滿足感。」聽起來似是一個設計或工程學生的感想,但在過程中每天在香港飛機工程(港機工程)作「監督」的,原來是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環球商業管理(Global Business)三年級學生凌恪穎(Carvin)。
2010年5月,剛從加拿大交流回來的Carvin展開了3個半月在航空公司企業傳訊部的實習,主要負責該公司的25周年慶祝活動。身為公關,Carvin需要安排各界人士和傳媒出席飛機揭幕典禮。她表示,聯絡工作很順利,當天卻有突發事情發生:「那天下大雨,導致原本在室外舉行的典禮要因應contingency plan(後備方案)轉移至有蓋地方。而且當天有嘉賓去錯了集合地點,我需快速地接他到會場。」Carvin認為,這些突發事件對實習生而言是挑戰,也是寶貴的實戰經驗,雖然辛苦,但感到很新鮮:「上課時,教授不斷提醒我們contingency plan是商業社會中的很重要的一環,但要親歷其境才能感受到如何重要!」
最難忘與CEO對話
Carvin提到實習中最難忘的是典禮後的員工聚餐:「當時我和其他實習生有機會與公司的CEO(行政總裁)輕鬆地交談和拍照,令我很感動,想不到我們只是『小小』的實習生也有機會見到CEO!」至於他們是否只是「小小」的實習生,該公司的企業傳訊經理關翠明(Judy)則表示:「我們不期望實習生有什麼實戰經驗,他們卻表現得超乎理想。」有時候實習生遇到問題時會猶豫要不要發問,怕會顯出自己愚昧無知,但Judy認為發問是學習的重要部分:「公司的業務固然重要,但內部溝通亦不能忽視,實習生需要時間慢慢跟公司的文化磨合,勇於發問則是快速適應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