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升98點,收報22479點,成交金額791億元。A股在金融板塊全線暴漲下大升,上證指升上3536點,投資者偏好大變,由動輒80倍以上的中小創,一下子湧向5倍至10倍的金融股,無論原因是什麼,亦顯示市場的風險胃納有所減弱。港股也跟升,但中資金融股H股的升幅跟A股相差很遠,內房股一輪瘋漲後亦由高位急回。當前是牛皮市,大家都缺乏方向,往往一個消息便令板塊個股急升急跌,但最終還是原地踏步居多。
上證指急升2.33%重上3500點,但市寬卻偏窄,下跌股份多達478隻,較上升的467隻更多,另有116隻股份無升跌。對指數貢獻最多的20隻股份,合共已佔指數升幅的65%,以一個由逾千隻股份組成的指數來說,頗為極端。保險及內銀板塊分別急升7%及5%,創業板則跌1.6%,何解如此市場亦未有答案,可能是有傳所有地方債會在未來兩年內全數獲置換、推進違約掉期市場的發展、註冊制愈來愈接近令資金沽細換大等等。
極少股份帶動上證指急升
當然,單日不成勢,以往亦曾出現這種單日轉變,但沒多久資金又再轉戰中小創。形成這種局面的主因,就是中小創向市場推銷一個遠景,短期無法證實真假,只要市場流動性充裕,股價在錢多股票少之下向好,在賺錢效應下大家就會信是真的。大盤股的問題是大家都一清二楚,估值確實是便宜,但沒有前景的行業,不可能獲資金持續追捧。
乏前景行業 難獲資金持續追捧
就好像內房股,中央銳意要谷起樓市來拉動投資,一天投資不起,仍會繼續出台刺激措施,只要一線城市樓價升至天價,總會迫使部分人士要遷往二線城市,如此類推,終有一天便能消化掉三、四線的城市庫存,既解決呆壞帳問題,亦有望推動投資。
但中央也是人不能逆天,以最實際的租賃價格指數來看,10大城市也僅6個按年上升,強二線的南京、天津、成都及武漢,11月份均要下跌,即便是北京和廣州升幅亦不足2%。勞動人口總量在減少,城市都在爭奪人口,減息降準降首付短期能協助更多財力較弱人士置業,但行業最輝煌階段已過,股價變成估值遊戲,5倍可變6、7倍,但如何捕捉很講運氣,周一、周二買入當然開心,昨日高位入市者卻已捱價位。例如萬科(2202)昨日收市價便較即市高位低了7.4%,龍頭股波幅亦如此劇烈,反映市場對內房都是以投機來看待。
經濟放緩對民眾收入影響漸現
至於另一支柱產業汽車,在中央下調購置稅的刺激下,10月銷售增長11.3%,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發布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11月庫存預警指數為61.8%,比10月上升了7.7個百分點,當中的市場總需求指數為43.9%,環比下降11.3個百分點。對於11月需求急降,經銷商多歸因於寒冷天氣,以及準買家觀望年尾優惠速銷而推遲購買,普遍預期12月銷情會有所好轉。但大力減稅的效用也只維持了1個月,中國內需的勢頭亦並不樂觀,而事實上,中國農民工今年首3季收入按年增速,依次為11.9%、9.8%及9.1%,顯然經濟放緩對民眾收入的影響正逐步呈現。
[江宗仁 還看今朝]
上證指急升2.33%重上3500點,但市寬卻偏窄,下跌股份多達478隻,較上升的467隻更多,另有116隻股份無升跌。對指數貢獻最多的20隻股份,合共已佔指數升幅的65%,以一個由逾千隻股份組成的指數來說,頗為極端。保險及內銀板塊分別急升7%及5%,創業板則跌1.6%,何解如此市場亦未有答案,可能是有傳所有地方債會在未來兩年內全數獲置換、推進違約掉期市場的發展、註冊制愈來愈接近令資金沽細換大等等。
極少股份帶動上證指急升
當然,單日不成勢,以往亦曾出現這種單日轉變,但沒多久資金又再轉戰中小創。形成這種局面的主因,就是中小創向市場推銷一個遠景,短期無法證實真假,只要市場流動性充裕,股價在錢多股票少之下向好,在賺錢效應下大家就會信是真的。大盤股的問題是大家都一清二楚,估值確實是便宜,但沒有前景的行業,不可能獲資金持續追捧。
乏前景行業 難獲資金持續追捧
就好像內房股,中央銳意要谷起樓市來拉動投資,一天投資不起,仍會繼續出台刺激措施,只要一線城市樓價升至天價,總會迫使部分人士要遷往二線城市,如此類推,終有一天便能消化掉三、四線的城市庫存,既解決呆壞帳問題,亦有望推動投資。
但中央也是人不能逆天,以最實際的租賃價格指數來看,10大城市也僅6個按年上升,強二線的南京、天津、成都及武漢,11月份均要下跌,即便是北京和廣州升幅亦不足2%。勞動人口總量在減少,城市都在爭奪人口,減息降準降首付短期能協助更多財力較弱人士置業,但行業最輝煌階段已過,股價變成估值遊戲,5倍可變6、7倍,但如何捕捉很講運氣,周一、周二買入當然開心,昨日高位入市者卻已捱價位。例如萬科(2202)昨日收市價便較即市高位低了7.4%,龍頭股波幅亦如此劇烈,反映市場對內房都是以投機來看待。
經濟放緩對民眾收入影響漸現
至於另一支柱產業汽車,在中央下調購置稅的刺激下,10月銷售增長11.3%,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發布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11月庫存預警指數為61.8%,比10月上升了7.7個百分點,當中的市場總需求指數為43.9%,環比下降11.3個百分點。對於11月需求急降,經銷商多歸因於寒冷天氣,以及準買家觀望年尾優惠速銷而推遲購買,普遍預期12月銷情會有所好轉。但大力減稅的效用也只維持了1個月,中國內需的勢頭亦並不樂觀,而事實上,中國農民工今年首3季收入按年增速,依次為11.9%、9.8%及9.1%,顯然經濟放緩對民眾收入的影響正逐步呈現。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