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讀者李先生有意沾手日本股市作中長線發展,但覺得日本現時經濟仍然不穩定,未來走勢如何,應否繼續投資日本市場?
日本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減少0.2%,是繼第二季後連續兩季出現負增長,技術上已呈衰退。雖然個人消費支出及出口回升,但受到中國經濟增長減速的影響,日企傾向暫緩設備投資及降低庫存,拖累整體GDP增長,反映日企對環球經濟及國內需求信心不足。
日圓貶值 出口顯著受惠
日本安倍經濟學實施2年多,至今仍未達到預期效果,通脹再現零增長,與央行2%的目標相距很遠。日本政府負債日益沉重,由80年代債務佔GDP的50%,激增至現時的250%,因此在實行量寬的同時,日本不得不增加銷售稅來紓緩財政負擔,不幸是銷售稅削弱了量寬的效果,打擊消費信心,同時工資未有顯著上升,加上環球經濟不穩,本地消費疲弱未能帶動日本經濟顯著復蘇。日本近來經濟重陷衰退,反映基本面仍相當脆弱,未能抵禦外圍環境的衝擊。
但事實上,安倍經濟學令日圓大貶,出口日企因而大幅受惠,企業盈利於今年第二季更創出了歷史新高,支持股市於兩年間大漲近三成。然而,企業資本投資及工資仍未跟隨上升,導致日本經濟及通脹停滯不前,形成股市表現與經濟出現落差。
下調企業稅 催谷投資
要重振日本經濟,企業投資及工資增長成為關鍵因素,日政府亦不斷從中對症下藥。 首相安陪表示於未來將逐步下調企業稅至30%以下,藉以希望鼓勵企業增加本地投資及工資。此外,日政府決定於下個財政年度開始,每年增加最低工資3%,有望在2025年前達到最低時薪1000日圓的水平,以帶動本地消費增長。
日央行在10月的會議紀錄後決定維持現時的量寬規模不變,同時延後通脹達標時間6個月至明年下半年,因官員相信隨着油價逐漸回升,以及勞工市場持續緊張,最終會推升通脹重回正軌。
美國加息 間接利好日股
然而,相信日本於明年加大量寬規模的機會仍高,因預期油價繼續低位徘徊,加上美國下月加息已無懸念,將抑制油價的上升空間,無助日本通脹回升。此外,美國加息下,未來日圓的貶值壓力持續,將有利出口企業,未來盈利保持增長將繼續支持日股表現。因此,雖然日本經濟短期欠動力,經濟刺激政策需要時間印證,但在現時寬鬆的貨幣政策下,受流動性充裕及企業業績向好等利好因素推動,日股展望仍然樂觀,建議李先生可作中長線部署。
連敬涵
尚乘資產管理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經理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 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 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email protected]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連敬涵 理財信箱]
日本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減少0.2%,是繼第二季後連續兩季出現負增長,技術上已呈衰退。雖然個人消費支出及出口回升,但受到中國經濟增長減速的影響,日企傾向暫緩設備投資及降低庫存,拖累整體GDP增長,反映日企對環球經濟及國內需求信心不足。
日圓貶值 出口顯著受惠
日本安倍經濟學實施2年多,至今仍未達到預期效果,通脹再現零增長,與央行2%的目標相距很遠。日本政府負債日益沉重,由80年代債務佔GDP的50%,激增至現時的250%,因此在實行量寬的同時,日本不得不增加銷售稅來紓緩財政負擔,不幸是銷售稅削弱了量寬的效果,打擊消費信心,同時工資未有顯著上升,加上環球經濟不穩,本地消費疲弱未能帶動日本經濟顯著復蘇。日本近來經濟重陷衰退,反映基本面仍相當脆弱,未能抵禦外圍環境的衝擊。
但事實上,安倍經濟學令日圓大貶,出口日企因而大幅受惠,企業盈利於今年第二季更創出了歷史新高,支持股市於兩年間大漲近三成。然而,企業資本投資及工資仍未跟隨上升,導致日本經濟及通脹停滯不前,形成股市表現與經濟出現落差。
下調企業稅 催谷投資
要重振日本經濟,企業投資及工資增長成為關鍵因素,日政府亦不斷從中對症下藥。 首相安陪表示於未來將逐步下調企業稅至30%以下,藉以希望鼓勵企業增加本地投資及工資。此外,日政府決定於下個財政年度開始,每年增加最低工資3%,有望在2025年前達到最低時薪1000日圓的水平,以帶動本地消費增長。
日央行在10月的會議紀錄後決定維持現時的量寬規模不變,同時延後通脹達標時間6個月至明年下半年,因官員相信隨着油價逐漸回升,以及勞工市場持續緊張,最終會推升通脹重回正軌。
美國加息 間接利好日股
然而,相信日本於明年加大量寬規模的機會仍高,因預期油價繼續低位徘徊,加上美國下月加息已無懸念,將抑制油價的上升空間,無助日本通脹回升。此外,美國加息下,未來日圓的貶值壓力持續,將有利出口企業,未來盈利保持增長將繼續支持日股表現。因此,雖然日本經濟短期欠動力,經濟刺激政策需要時間印證,但在現時寬鬆的貨幣政策下,受流動性充裕及企業業績向好等利好因素推動,日股展望仍然樂觀,建議李先生可作中長線部署。
連敬涵
尚乘資產管理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經理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 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 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email protected]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連敬涵 理財信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