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企債違約風險增 人幣料貶值 買國債不如買高息股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04日 06:35
2015年12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或即將進入加息周期,在加息周期中,一般情况下債券價格也會受壓。投資債券機遇多在減息周期,其中中國還有減息機會,恰巧人民幣國債現正在香港發售,發售期直至本月14日,而且今次年息達3.45厘,與港元存款息率比較,國債實屬吸引,但是「好息一族」的投資者要留意,若人民幣貶值,當國債到期時,投資者將人民幣兌換成港元,實際回報有機會少於3.45厘,而現時市場最大膽估計人民幣將貶值10%或以上。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王弼早在今年初已認為人民幣會貶值,故認為現階段買債不如買高息股,而投資企業債也因中國經濟下滑而有壞帳風險。


今年以來,市場因預計美國會加息,這對美債有一定壓力,香港基金公會剛公布今年債券基金的銷售額也下跌了40%,市場擔心息口上升不無道理。相對之下,中國正處於減息周期,對債券產品是正面因素。同時,中國亦推行另類「量化寬鬆」,過去美國QE時,美債處於牛市,若純粹看中國式QE及利率走勢,對國債是利好的因素。


美國將加息 拖累債券銷情

當然,國債票面息率達3厘以上,也算吸引,同時債券也屬分散風險的必需品。財政司長曾俊華就表示,相信新一批人幣債券會吸引喜歡定息投資產品的巿民認購。


過去人民幣國債,除了收息增值外,亦憧憬人民幣升值,投資者在國債到期後,不單收取債息,同時若人民幣升值,投資者可以賺價賺息,但這如意算盤將隨着人民幣不再單邊升值而存在暗湧。


新興市場走資 貨幣受壓

信安環球投資(香港)投資組合策略基金經理陳廣泰(Binay Chandgothia)認為,在人民幣被納入SDR貨幣籃子後,意味外國的儲備銀行將更樂意加入人民幣作為其外匯儲備。然而在美國債券孳息潛在上升、美元強勢而環球貨幣相對貶值的形勢下,陳廣泰預期各國央行在初期只會慢慢加入人民幣在其外匯儲備配置中。


信安亞太區高級董事總經理兼投資部主管Kevin Anderson表示﹕「在2016年美國加息會加快新興市場資本外流,繼而令新興市場的貨幣更為疲弱,造成惡性循環。結果是,企業償債問題出現,尤其在硬通貨企業償債水平急升時更為嚴重。」


王弼認為,國債息率雖然有達3.45厘,但要注意人民幣會否貶值,他預期人民幣下年會貶值10%,因為美元強勢,而對新興及亞洲市場貨幣受壓,例如在中國隔籬的日本,日圓已貶值超過10%,但人民幣至今也是貶值少許,匯價已是過高。大和發表最新對人民幣的報告,表示看淡人民幣未來前景,並預期今年人民幣匯價將見1美元兌6.5元人民幣,明年將進一步跌至6.83元人民幣,累跌8%。現時普遍也認為人民幣需要貶值。


人幣「入籃」 長遠才見利好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市場有一種看法,認為人民幣加入SDR就會馬上有大量資金流入中國,因此會帶來人民幣的升值,他指出,其實人民幣加入SDR並不會立即產生必要的對人民幣資產的需求,大家更多看重的還是國內市場的發展、匯率的預期等,即使未來4500億美元進來,那可能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且流入的資金是不是足夠抵消資金外流的規模,他的預測是可能並不會抵消。因此說人民幣升值壓力因加入了SDR是不存在。


他認為加入SDR之後,人民銀行可能在匯率管理上有更大的空間,人民幣可能會有雙向浮動,在目前的階段下,因為有外匯流出的壓力,有貶值的預期,他預測是明年人民幣可能會貶5%左右,而貶值應該是漸進。在人民幣預期貶值下,投資者想選擇較穩健國債之時,因為投資年期只有兩年,故在到期後,要有心理準備不要將人民幣換成港元或美元,以減少匯價上損失。


另一個投資策略,王弼認為若可以承受風險不妨選擇一些高息股。現時預期股息,如大藍籌有建行(0939)預測息率達6.79厘,若怕中資銀行股較波動或受壞帳拖累,又如越秀房託(0405)及置富產業信託(0778)的股息率分別有7厘及5厘左右。當然該類股份股價也會波動,投資者亦要預計之內。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