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上市公司傳統企業偏多 落後內地 梁伯韜倡港建新興產業板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04日 06:35
2015年12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海盛傳將於明年下半年設立戰略新興產業板,有「紅籌之父」之稱、私募基金CVC Capital大中華區主席梁伯韜認為,香港現時只有一個主板及一個創業板,大部分上市公司限於傳統產業,明顯落後,故建議香港開設第三板上市,吸引多層次資本,扶助新興產業來港上市。


明報記者 鄭智文

兼任香港上市公司商會主席的梁伯韜昨日出席首屆香港國際創客節時表示,他認為現時香港資本市場有待改革,例如現時主板新上市公司主要是國企,其中不少更屬於傳統產業,而且近期很多國企新股中,有過半基礎投資者屬於國家隊或相熟公司,反映該批新股不夠市場化。他進一步指出,香港市場已經較內地落後,例如近年許多科網企業選擇遠赴美國上市(見表),甚至選擇回流內地掛牌,顯示中國已經轉型,然而香港卻未跟上步伐,令香港漸見老化。他更預告,中國股市一旦獲納入MSCI明晟指數,香港股市地位便隨即下降。


基礎投資者欠多元 不夠市場化

雖然內地近期科網初創公司林立,梁伯韜卻認為內地科網公司估值目前浮現泡沫,主因是早前科網板塊火熱,加上現時很多科網公司在私募市場湧現為求集資,因相比起新股上市,在私募市場可獲得較高估值。


投資初創公司 目光須長遠

梁伯韜提醒,投資科研、初創公司不可帶着短線眼光去做,他舉例指自己用了6年投資京東,去年才在美國上市,投資中華英才網再轉售予美國企業Monster.com更用了8年,「現在我投資並非僅僅追求回報,反而希望幫助到年輕人及創業者,而且我在年輕人身上得着很多,令我追貼互聯網發展,保持年輕,同時幫助到他們我亦很開心」。


雖然梁伯韜有意為下一代投資,但他坦言自己逾九成投資都放在內地,因香港留不住好企業,「我自己100%是香港人,我很想投資在香港,但找不到機會」。他指出,香港許多天使投資者都是國際資金,卻鮮有投資在香港,只因香港缺乏投資機會。他補充,香港地價及工資高雖是事實,但企業可考慮與其他地區合作搞科研中心,可討論稅收及移民政策等範疇討論如何配合。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