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不少人看見可愛嬰兒時,會忍不住想揑一下他們柔滑圓潤的臉蛋。美國一項研究指出,這是由於正面的興奮情緒太強烈,大腦「產生攻擊性」可以令情緒恢復平衡。
相反反應助平復情緒
研究由耶魯大學心理學家阿拉貢(Oriana Aragon)帶領,邀請109人測試,觀察人們面對可愛事物的反應。研究員先給受試者一張泡泡紙,然後向他們展示不同動物照片,如吐舌的貓或打瞌睡的老狗,要求他們就動物可愛度評分,並形容照片令他們感到失控的程度,且透過觀察他們揑破泡泡紙的情况作分析。
研究員發現,對照片有極端正面情緒(即覺得相中動物很可愛)的受試者,會展現較強烈侵略性,例如表示想咬一口圖中動物的臉。
阿拉貢指出,人們有強烈情緒時,有時會產生相反的反應,例如喜極而泣,怒極反笑,看見可愛得不得了、想要好好愛護的小動物時卻同時想揑扁牠。這種第二反應相信是為了壓倒最初出現的強烈情緒,讓人情緒回復平衡狀態。由於這些攻擊念頭是源自正面情緒,因此不大可能引發實質的負面行為。研究報告刊於《心理科學》期刊。
(綜合報道)
相反反應助平復情緒
研究由耶魯大學心理學家阿拉貢(Oriana Aragon)帶領,邀請109人測試,觀察人們面對可愛事物的反應。研究員先給受試者一張泡泡紙,然後向他們展示不同動物照片,如吐舌的貓或打瞌睡的老狗,要求他們就動物可愛度評分,並形容照片令他們感到失控的程度,且透過觀察他們揑破泡泡紙的情况作分析。
研究員發現,對照片有極端正面情緒(即覺得相中動物很可愛)的受試者,會展現較強烈侵略性,例如表示想咬一口圖中動物的臉。
阿拉貢指出,人們有強烈情緒時,有時會產生相反的反應,例如喜極而泣,怒極反笑,看見可愛得不得了、想要好好愛護的小動物時卻同時想揑扁牠。這種第二反應相信是為了壓倒最初出現的強烈情緒,讓人情緒回復平衡狀態。由於這些攻擊念頭是源自正面情緒,因此不大可能引發實質的負面行為。研究報告刊於《心理科學》期刊。
(綜合報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