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力度治霧霾 或帶來千億商機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06日 06:35
2015年12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霧鎖連城,灰霾蔽日。一場覆蓋中國北方的霧霾剛剛散去,李克強12月2日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即決定,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大幅降低發電煤耗和污染排放。


李拍板釐清改革爭議

李克強此次決定,終於為持續數年的一場爭議定下基調。


中國燃煤電廠數量龐大,幾年前,超低排放改造已經在內地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試點。不過,「改還是不改」、「改到什麽程度」,一直存在巨大爭議。


一方反對者認為,煤電並非大氣污染主源,與其把巨量資金投入煤電,不如投向其他減排措施更為經濟。


另一方反對者則指出,中國煤電的污染物排放指標已經大大優於歐洲,「為了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再降個幾毫克,耗資卻要多出幾億,實在不值得」。


無論如何,李克強此番已經為爭議定調:改造勢在必行,範圍面及全國,時間僅有5年。


拋去爭議,這一決定將帶來巨大的市場商機,規模或以千億元人民幣計算。


設備製造業或「重生」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近年來,國內電力行業設備製造產能嚴重過剩,這次大規模改造,可以讓一大批電力設備製造商獲得訂單,無疑將加大設備製造產能的利用。


「發電設備行業產能最近幾年一直處於絕對過剩狀態」,林伯強表示,一方面,要通過國內市場來消化產能,目前治理霧霾、節能減排就是市場好機會;另一方面,由於治理污染、壓減燃煤,政府已經不太支援火電專案,但中國火電設備在國際上性價比較高,應該加快「走出去」,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着國家對於燃煤機組環保要求加大,這個改造市場的規模超過千億元人民幣。一大批脫硫脫硝設備供應及運營商,有望因此受益。


火電「超低排放」蔓延全國

根據環保部公布的資料,為了達到超低排放,假設脫硫改造成本為每千瓦100至150元人民幣,脫硝改造成本每千瓦100至150元,除塵改造成本每千瓦50至100元,那對於數量龐大的燃煤電廠而言,總體改造費用十分驚人。


據此測算,若以保守投資估算,實現「到2020年完成1.5億千瓦機組的改造」的原目標將帶來除塵75億元、脫硫180億元、脫硝150億元,累計405億元的改造市場。


12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度將要求升級為「全面實施改造」,意味着改造市場規模將繼續大幅擴容,預計脫硫改造需求在100億至345億元之間,脫硝改造需求在100億至345億元之間,除塵改造需求在50億至230億元之間,總計在250億至920億元之間。


隨着各種超低排放技術不斷獲得突破,進行超低排放改造的機組其改造費用正在迅速下降。不過,火電「超低排放」改造之風正由浙江、廣東、江蘇、山東、河北、山西等省份迅速向全國蔓延,未來市場絕對可觀。


馮其十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