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王弼﹕趁議息前安全期 增持現金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07日 06:35
2015年12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五晚美國公布非農業就業數據,外媒第一時間的標題是數據勝預期,美匯指數即時反彈,但不到10分鐘便告回落。一小時後,美股開市,愈升愈有,以近全日最高位收市,升369點。有讀者非常疑惑,在本人的臉書上留言(fb.com/buytillsuspension)說﹕「其實什麼叫勝預期或差過預期?勝預期代表聯儲局會加息,為何股市又會大升?」


就業數據究竟怎樣影響資產價格,的確令不少人摸不着頭腦,不過以王弼多年追蹤各國息率走向和炒外匯的經驗,非農職位增加約20萬份的水平,短期而言,對資產價格最為有利。我早在上周三香港電台的財經節目已講過,如果非農職位增長超過25萬份,股市會下挫,因為加息預期將升溫,如在15萬水平,顯示就業市場失速,經濟轉差,聯儲局有機會押後加息。目前20萬份水平,則可以被解讀為聯儲局雖鐵定加息,不過就業增長的力度又不至於令當局增快加息步伐,即加一次息後,聯儲局又要觀察很久才有下一步行動。經濟不太差,聯儲局又不會急於加息,資產價格有什麼辦法不大炒特炒?所以王弼預期,今日直至本月17日聯儲局公布議息結果,全球股票市場包括香港都會被炒高,我希望能把握這次機會,增持現金。


全球股市17日前勢被炒高

既然全球已預期加息,為何升市未必能延續至17日之後?美國有不少研究顯示,金融海嘯後的加息,斷不會像海嘯前般簡單,雖然只是25個基點(100基點等於1厘),不過加息並非像童話故事揮一揮神仙棒便成事,而是聯儲局要透過公開市場操作(OMO)抽走資金達成的。而QE後,市場流動資金和銀行存放於聯儲局的多餘儲備以幾何級數增長,因此OMO亦要抽走比以前多幾何倍數的資金,才可以把隔夜拆息由目前約0.12厘(符合0至0.25厘的範圍)提升至0.375厘或0.5厘。當然,最後要抽走多少資金,還要看聯儲局是把息率由目前0厘至0.25厘調升到0.25厘、0.375厘還是0.5厘,不過有報告估計,抽走的資金,介乎3100億至8000億美元,幾乎是(甚至超越)當年QE2的規模,只是方向倒轉來做,如果研究屬實,其震盪絕對不可小覷。


保存實力 以守為攻

當然,事實是否有如分析般發生,要等到本月17日之後才知道,不過全球產能過剩(新興市場尤其嚴重)是鐵一般的事實,舊經濟的回報每况愈下,加上上述聯儲局收水的可能,如果港股跟美股上漲,我會趁這10日市場有無限遐想的時段減持,連Sell Call都免,反正實體經濟差,我不擔心走雞,還是保存實力,以守為攻為上。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35131.htm

專業投資者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

[王弼 投資王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