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龐寶林:人幣進SDR 各央行將增人債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07日 06:35
2015年12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宣布人民幣將納入SDR。決定「拍板」以前,市場不乏人民幣匯率將獲支持的聲音;不過,東驥研究部認為以下因素將不利人民幣的短期走向。


(一)聯儲局加息預期升溫令資金紛紛撤出新興市場,人民幣也不例外;

(二)基金經理不會因為人民幣被納入SDR而立刻增持人民幣資產,何况市場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早已降溫;

(三)中央周二明確表示,匯率管理機制將由「有管 理的浮動」改為「清潔浮動」,即極少干預的自由浮動。副行長易綱亦表示,美元兌人民幣的雙向波動仍有一定擴大空間。


人民幣納入SDR後,會讓更多國家樂意把人民幣作為他們的外匯存底,外匯存底多以債券型形式持有,因此市場預期,當人民幣納入SDR後,人民幣債券需求將大幅提升。現時人民幣債息率普遍在3厘以上,且人民幣兌歐元及日圓較強,或會在全球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起分散風險作用。因此,即使各國際金融組織在短期內未必會買入人民幣資產,相信人民幣債券的長期需求仍會增加。


中國國信證券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中國境外發行的一般政府債券,佔一般政府債券總發行不到1%,同期全球(除中國)官方外匯儲備規模約為7.7萬億美元。若在人民幣加入SDR後,全球其他國家將儲備資產的1%購入中國國債,購入額將佔中國一般政府債券規模的4.8%,較之前增加了4倍多。可見人民幣債券的剛性需求仍在,關係是資產配置的時間點。


人幣或可助央行分散風險

另外,SDR籃子成員國與國之間普遍會購入彼此的主權債;現時這些國家持有中國債券資產的數量非常低。以美國和日本為例,其中國債持有規模甚至小於二者持有香港和新加坡債券的規模。因此,現有SDR籃子貨幣國家的央行應會加大對中國債券的配置。不過,由於內地債市仍未完全開放,估計全球央行和主權基金應會先購入政策債或中國主權債,公司債及企業債或不在買債範圍之內。


仍看好歐洲高息債

由於美國高息債的期權調整價差現時已與兩年平均相距甚遠,估值故看似甚為可觀。不過,該資產類別有大量能源及商品企業的發債人,因此投資價值並不吸引。除非相關企業的違約率已到達頂點,否則波幅或仍會飈升至一般投資者難以接受的程度。如適當使用對冲,可考慮購入歐洲高息債。由於美元強勢持續,非美元新興市場主權債雖孳息率較高,我們仍不建議持有。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