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月27日是歐美傳統的超級購物日「黑色星期五(感恩節翌日)」,亦是港商全年最重要的訂單,但結果顯示,美國實體店銷售按年錄得輕微下跌。業界估計,如此銷情下,聖誕補貨量有限,料今年累計生意普遍要下滑三至五成,惡劣情况堪比2008年,更甚者,受美國12月加息及巴黎恐襲影響下,採購商對明年初訂單變得更觀望,個別廠商目前甚至一單未開,為明年開局更添陰霾。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據研究機構RetailNext數據,今年美國感恩節26日及27日兩天,其美國實體店整體銷售按年跌1.5%,每位消費者平均支出跌1.4%。另一研究機構ShopperTrak的初步數據顯示,當地於上述兩日的整體銷售額約121億美元,而去年同期銷售額為122.9億美元,因此,雖然「黑色星期五」之後的Cyber Monday(11月30日)網購大減價日銷情表現較佳,但港商對採購商追加訂單補貨仍有所保留。
中小企對加單不抱寄望
香港中小型企業國際投資交流協進會會長趙志雄表示,玩具廠出口至歐洲的感恩節及聖誕訂單按年少近五成,對加單已不抱期望。他說:「歐洲經濟情况一直不好,加上歐元持續貶值,在成本考量下,令他們採購意欲更低」。趙志雄續稱,全年下來其工廠生意額恐怕要比去年少50%,直言是「海嘯後未試過」。
內地港商考慮明年結業
一名不願具名,於樟木頭設廠的香港製衣商更表示考慮明年結業,該廠商表示,今年至少沒有一半生意額,而明年訂單目前更未有着落,一些歐洲客在巴黎恐襲後也暫時不訂貨,禍不單行是不單採購商減少採購,就連一些熟客也被東南亞這些有價格優勢的地區搶去,「如果農曆新節前訂單情况沒改善,恐怕很難撐到上半年」。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指出,按正常情況,採購商現在已經要準備明年初訂單,但據他了解,不少採購商由於對美國加息持觀望態度,落單仍然保守,但美國採購商則相對較積極,「最近有較多美國買家到東莞看貨辦,反應亦正面」。故此,他預計明年外貿會呈現全球仍疲弱而美國獨平穩的狀態。
工總:內外需求同弱
「今年是2008年以來港商最困難的一年。」香港工業總會名譽會長劉展灝稱,「部分行業形勢甚至差過2008年,因為金融海嘯期間,雖然外貿十分疲弱,但當時內地生產成本不高,而且還有內需,才令港商渡過逆境,然而今年外需弱之餘,內需亦差,工資等成本又比當年高至少兩倍,因此港商是同時面對外憂內患,比2008年更惡劣」。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