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負利率的音樂椅遊戲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07日 06:35
2015年12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據說歐洲的數學家,到了17世紀才接受「負數」的概念。這也難怪,皆因古代日常生活可以看到的都只有正數,比方兩隻手10隻手指,就算戒賭斬手指,最多也只可以斬到「0」,不可斬到負數,因此「負數」只存在於概念,難以觀察。


到了近代,人們在金融體系中卻不斷領教負數的威力,比如現時在香港敘做銀行存款,利息低於通脹,得出實質負利率,人們便傾向不儲蓄,寧願多消費,甚至借錢先使未來錢,又或大膽借錢投資,縱使投資項目的回報極低,也自我感覺良好,反正借來的錢雖要付息,但只要投資回報略高於借貸利息,便仍有數圍。


負利率這個遊戲可說愈玩愈離譜,就如歐洲央行,為救經濟和避免通縮,竟然將歐元存款實施負利率(留意不是扣除通脹後的實質負利率,而是存款沒息收之餘,更要倒貼給銀行),上周四更進一步將負利率由-0.2厘推低至-0.3厘,實在瘋狂。其實一些短期國債或企業債,近年也相繼出現負利率現象,那人們為什麼還要買這些債券呢?說穿了,還是預期他日會有更傻的傻瓜以更低的負利率來接貨,這個「傻瓜」可以是央行,又或一些覺得這個遊戲可以一直玩下去的貪婪之徒,但這種以為總有下一個大傻瓜的音樂椅遊戲,音樂可以永不停下來嗎?


上周四當歐央行再將負利率推低,卻沒有同時宣布加大買債規模,市場即時驚覺,更大的傻瓜其實未必會出現,歐債被瘋狂拋售,德國10年債息可一夜之間由約0.46厘挾升至0.66厘以上收市,升幅達42%!

美國上周五公布強勁就業數據後,市場幾乎百分之百肯定月中將加息。當加息周期展開,多年來近乎零息和實質負利率的遊戲,又可會來個翻天覆地的改變?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 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