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劉央:改革大刀闊斧 入摩進直路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07日 21:35
2015年12月07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港股市今年經過大起大跌後,上周終於出現期待已久的重大好消息——人民幣成功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納入為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今期《Money Monday》封面故事專訪有「中國女股神」之稱、旗下基金今年表現突出的西京投資管理(香港)主席及投資總監劉央分析最新形勢,助讀者搶先部署2016年投資。她認為,隨着人民幣獲納入SDR,A股料明年6月獲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意味內地貨幣及股市全方位融入國際市場,這將促使內地政府及企業大刀闊斧落實改革,故她對中港股市後市樂觀,看好科網、消費、醫藥及環保四大板塊。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劉央認為,中央近年一直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上周獲納入SDR,意味該國策已得到IMF的認可,為重大里程碑:「目前人民幣未能自由兌換,但仍然獲納入SDR成為儲備貨幣,這反映IMF肯定內地經濟改革的努力,也證明人民幣已強大至外界不得不承認(too big to be ignored)了。因此,我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已經踏上偉大的征途,將來我們中國人出國消費可能不需要換匯,直接用人民幣結帳就可以了。」


人幣料與美元兩分天下

劉央對人民幣前景信心爆棚,她表示IMF上周公布人民幣佔SDR貨幣籃子的10.92%比例是太低,認為該比例將與日俱增,超歐趕美:「我覺得人民幣在SDR的比例遲早會超過歐元(現時為30.93%),將來全球只有兩種主要貨幣,一個美金、一個人民幣,一個Green(綠色、美鈔的顏色)、一個Red(紅色、100元人民幣的顏色),紅綠對抗或者是聯合或者是整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劉央認為,人民幣獲納入SDR代表中國貨幣國際化踏前一大步,故她期待中國股市國際化亦會取得成果,即A股盡快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她分析,上月MSCI將美國上市的中資預託證券(ADR)納入MSCI中國指數內,佔比高達14.3%,令MSCI中國指數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佔比亦提高至23.4%,為A股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鋪路,她估計明年6月MSCI年度檢討時便能成事,屆時A股於該指數佔比料達5%(見圖)。


ADR納MSCI 為A股「入摩」鋪路

劉央表示:「阿里巴巴去年9月在美國上市後,大部分時間股價表現都很『牛』,證明中國公司很成功,結果阿里連同其他中資ADR於上月獲納入MSCI中國指數及新興市場指數。但其實上證指數去年9月以來的表現也很好,那為甚麼該指數不可以加入A股?我覺得這沒有理由。」


劉央分析,MSCI於今年6月否決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原因是當時外資仍要透過滬股通、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或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才可投資A股,惟隨着上月人民幣獲納入SDR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目前市場有意見認為,有關額度限制可全面取消。她認為,即使有關改革未必可以一蹴而就,但明年上半年也應該推出深港通,盡量方便外資買賣A股,增加其持有人民幣的投資渠道,這樣才可與人民幣加入SDR後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匹配。


人幣入籃 助取消外資A股額度限制

當然,要吸引外資投資A股,最重要是內地經濟前景改善及企業盈利回升,劉央對這兩項因素表示樂觀。她解釋,內地連續3年大規模反貪腐後,造成不少政府官員傾向「不作為」,很多重大政策均延遲執行,惟她認為,經過一連串的人事變動,目前逐漸有一批敢作為、有抱負及明白市場規則的官員上台,故內地經濟可望重拾增長動力。


至於企業盈利方面,劉央表示,過去一年有不少行業的舊有經營模式均面對互聯網衝擊或顛覆,惟痛定思痛後,相信這些公司正因應「互聯網+」的國策檢討其經營模式,並進行業務改革,她樂觀地相信最快明年這些改革可以取得成果,屆時企業盈利亦有機會從谷底回升。


基金持A股佔比將由兩成增至四成

劉央總結說,自從8月11日人民幣匯改以來,外資憂慮人民幣持續貶值,國際資金持續流走,故目前MSCI中國指數的市盈率跌至只有9倍,顯著低於過去10年的平均數12倍,大幅下跌的空間有限;若內地政府及企業不負眾望、落實上述改革,加上A股明年6月亦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可望吸引國際資金回流中港股市,推動估值回升:「目前很多人持有大量現金,錢肯定是不缺的,但中港股市需要出現新的催化劑,始可吸引資金進來。一隻股票會升,一個股市會升,肯定是真金白銀才可把股價推上去。」具體部署方面,她透露,「西京中國基金」目前A股佔總資產的比例約20%,未來擬逐步將有關比重調至40%,以捕捉A股的中期升浪。


(封面故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