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陽五:於無聲處聽驚雷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08日 06:35
2015年12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言及「於無聲處聽驚雷」似乎題目夠大、夠震撼,但從中共近年陸續一步一步推出的改革舉措,借用此話亦不為過。


即如最近最為內地市民街談巷議的叫停獨生子女政策,雖然其在「十三五規劃」中只屬末節小事,但在中國13億人口中,至少關聯到數億家庭,在有些家庭中甚至屬頭等大事。這一變化難道不可稱之為「驚雷」?


中共改革訣竅﹕潤物細無聲

「十三五規劃」中,將這一新政策闡釋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而對於寫在中國歷史上的「獨生子女」4個字則隻字未提。為什麼不提,此乃中共進行重大改革中的一個訣竅和謹慎行事的屢試不爽的秘笈。即:悄悄地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改革,而不對之前的政策和做法做出評價或否定。如此做法可以減少爭論,亦不被視為對以往政策和前人的漠視及否定。


眾所周知,所謂改革,即對此前的政策和做法予以改變,予以修正。而前人的做法有些是基於當時的具體情况。例如計劃生育的一孩政策,是基於當時的人口爆炸,中國的國力養活不了如此數量人口的快速增長,一孩政策亦是迫不得已而為之的即時舉措,然而一孩政策由於當時基層官員的一些粗暴做法,給許多人群留下了難以名狀的傷痛,也在國際上留下負面影響。迄今,中國的老齡化的沉重社會壓力,一些「失獨」家庭的老無所依,都間接對一孩政策的功過提出疑問。無論是社會的持續發展,還是銀髮潮的迅猛來襲,還是撫平受傷害者的瘡疤,放棄一孩政策勢在必然,不容推後。


聯想到鄧小平曾經告誡的「只做不說」、「多做少說」、「不搞爭論」,皆是針對中國能夠不在爭爭吵吵中穩步前行的大智慧,如此案例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史上比比皆是。例如,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許多人甚至不明就裏,忽視其巨大價值和對中國產生的地覆天翻的影響。「三個代表」稱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其中內涵包括不再是只代表工人階級、貧下中農,這「最廣大人民」當然包括在這個大地上的各個階層;「先進生產力」,亦不再是原先從蘇聯學來的計劃經濟模式,而是包括資本主義在內的各國的先進生產方式。在不動聲色中摒棄了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專政等等,同毛澤東時期的做法大相逕庭,不可同日而語。


如此變動難道不堪稱「驚雷」?最謹慎的低調務實,最縝密的改革變革,最大程度地減少內耗和負面影響,最大限度減少爭論或族群撕裂。於無聲處聽驚雷,一步一步地推動人民歡迎的變革,中國就是在這樣的大智慧下穩步前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