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半年度會議幾近不歡而散,會後不單未有官式發表任何穩定國際油價的立場與行動,油組內部矛盾反而變得公開化。最令市場震驚的是,油組幾十年來賴以維持國際石油市場秩序的最重要工具——設定總體每日產油目標,仿似早已不復存在一般!市場擔心油組成員國將更加毫無節制,但求做量不求做價,難怪本周一晚國際油價急挫至近7年低位。
美伊大和解 攤薄沙特影響力
油組大會無法達成任何共識,關鍵角色當然是沙特阿拉伯;只有沙特願意牽頭呼籲節制產油,才能恢復油組既有的秩序。奈何目前油組面對內外挑戰:內有新「回巢」的伊朗關於新配額的要求,外有兩大非油組產油國——美國與俄羅斯虎視眈眈。沙特根本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在當今石油市場形勢下,誰主動減產,誰就等於自動讓出市場分額。
如果相信早前美國與伊朗大和解的目的,旨在放生伊朗重返油組,從而攤薄沙特影響力,分化油組並削弱其平抑油價的功能,這一招現在開始見效。
油組盛轉衰 市場秩序大亂
之前油組一直維持總體每日產油目標於大約3000萬桶,但面對伊朗成員國地位正常化的要求,油組可考慮直接上調總體每日產油目標,這樣雖然可維持各成員既有的產油配額,但市場總體供應仍會增加,油價依然受壓;否則,若堅持維持油組現有總體產油目標,各成員國就要酌量減產,以把配額分配給伊朗。但誰又會甘心割愛給伊朗?沙特作為油組的領導角色,竟選擇視而不見、避而不談,索性把問題拖延至6月份的大會再討論,結果只會令油組的信譽加倍受損。
與俄國沙特鬥法 美料笑到最後
美國、俄羅斯、沙特三大日產量近千萬桶的產油國,面對國際油價大跌,本來全都是輸家,但輸家之中總有高低區別。國家財政愈倚重石油出口套匯的產油國,輸得愈慘(俄國沙特皆如是),因此,美可能是三者之中最後贏家。
投資者正在目睹油組由盛轉衰的歷程,在新的國際油價平抑系統建立之前,相信國際石油市場仍會繼續處於這種「春秋戰國」的混沌狀態。產油國之中,誰捱不過低油價的日子,誰就要面對財政破產的厄運。
◆本周環球金融市場預測:
WTI(期貨):38至44美元
加元(現貨):1.3250至1.3500 美元
道瓊斯(現貨):17600至18200點
轉載自《王冠一財經頻道》周一會員通訊;更多數據可參考《冠一多空指標》(www.c1syndex.com)
wongsir.com.hk
冠一資產管理 首席策略師
[王冠一 國際財經]
美伊大和解 攤薄沙特影響力
油組大會無法達成任何共識,關鍵角色當然是沙特阿拉伯;只有沙特願意牽頭呼籲節制產油,才能恢復油組既有的秩序。奈何目前油組面對內外挑戰:內有新「回巢」的伊朗關於新配額的要求,外有兩大非油組產油國——美國與俄羅斯虎視眈眈。沙特根本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在當今石油市場形勢下,誰主動減產,誰就等於自動讓出市場分額。
如果相信早前美國與伊朗大和解的目的,旨在放生伊朗重返油組,從而攤薄沙特影響力,分化油組並削弱其平抑油價的功能,這一招現在開始見效。
油組盛轉衰 市場秩序大亂
之前油組一直維持總體每日產油目標於大約3000萬桶,但面對伊朗成員國地位正常化的要求,油組可考慮直接上調總體每日產油目標,這樣雖然可維持各成員既有的產油配額,但市場總體供應仍會增加,油價依然受壓;否則,若堅持維持油組現有總體產油目標,各成員國就要酌量減產,以把配額分配給伊朗。但誰又會甘心割愛給伊朗?沙特作為油組的領導角色,竟選擇視而不見、避而不談,索性把問題拖延至6月份的大會再討論,結果只會令油組的信譽加倍受損。
與俄國沙特鬥法 美料笑到最後
美國、俄羅斯、沙特三大日產量近千萬桶的產油國,面對國際油價大跌,本來全都是輸家,但輸家之中總有高低區別。國家財政愈倚重石油出口套匯的產油國,輸得愈慘(俄國沙特皆如是),因此,美可能是三者之中最後贏家。
投資者正在目睹油組由盛轉衰的歷程,在新的國際油價平抑系統建立之前,相信國際石油市場仍會繼續處於這種「春秋戰國」的混沌狀態。產油國之中,誰捱不過低油價的日子,誰就要面對財政破產的厄運。
◆本周環球金融市場預測:
WTI(期貨):38至44美元
加元(現貨):1.3250至1.3500 美元
道瓊斯(現貨):17600至18200點
轉載自《王冠一財經頻道》周一會員通訊;更多數據可參考《冠一多空指標》(www.c1syndex.com)
wongsir.com.hk
冠一資產管理 首席策略師
[王冠一 國際財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