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景祥:熱錢未散 樓市不死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10日 06:35
2015年12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樓市轉勢之說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主因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10月樓價指數回落,中止連續6個月的升勢,是一年半之內首次下跌,報302.6,按月下跌1.1%,但按年計仍上升近12%。至於私人住宅租金也由高位回落,10月租金指數報175.7點,按月跌1.7點,跌幅約1%,中止了連續19個月的升勢,全年計則有5%的升幅。


近月金管局注資逾千億

香港樓市從2009年開始反覆上升,其間雖然短暫下挫,較顯著的一次是在2011年7月至2012年1日,私人住宅樓價在7個月內跌了4.4%,跌幅輕微,很快就重拾升勢。今年初開始,美國加息壓力漸增,不少評論都認為樓市即將爆煲,但始終沒有發生。


從2010年底開始,政府推出一系列辣招壓抑樓市,加上不時放風說未來樓宇供應會大增,制造心理預期,再加上美國加息迫在眉睫,多管齊下,但是樓市不但沒有回落,反而持續上升。從數字上看,樓價跟港人的購買力確實大大脫節,按金管局公布數據,2013年底樓價與人均年收入比率上升至14.6倍,與1997年的最高峰相若。以目前私樓動輒呎價過萬,也明顯跟全港住戶平均月入中位數約2.5萬元脫節。港人不容易負擔高昂的樓價,那麼樓市的支持力量從何而來?


熱錢湧入、推高樓市,雖是老生常談,但相信是樓市長期居高不下的實况。金管局自今年9月開始,持續向市場注資,至10月中計,注資規模已達1008.3億元。這一波熱錢流入,主要是自大陸8月11日匯改開始,觸發了資金流入香港,令港元多次觸及7.75強方兌換水平。


銀行資金充裕 未必跟美國加息

歐美量寬帶動的資金潮,一方面製造了流入香港樓市的熱錢,另一方面也令利率長期低企,令按揭負擔的壓力大減。本地樓價雖與人均年及家庭收入脫節,然而利息低,卻減輕了供樓負擔。目前每月還款佔家庭入息比率約在60%左右,高於長期平均的50%,但仍遠低於97年的110%高位。


金融市場預測今年中聯儲局就開始加息,樓市悲觀論亦由此而起,可是聯儲局始終按兵不動。事實上,即使聯儲局加息,但香港銀行體系資金充裕,未來利率升幅可能比聯邦基金利率為低。由此觀之,樓市升勢或許停滯不前,但大跌的機會仍然不高。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