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巴黎峰會加班 推限升溫1.5℃方案 歐美非洲組「雄心集團」 中方批「搶佔道德高地」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12日 06:35
2015年12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原定周五(11日)結束的巴黎氣候峰會「加班」,延至今日(12日)上午才有望達成最終協議。最後衝刺階段,歐美與非洲、加勒比海及太平洋國家組成「雄心聯盟」,推動4項目標,包括通過具法律約束力協議、以控制全球氣溫升幅在1.5℃之內為新目標等。東道主法國稱各國已「極其接近」達成歷史協議,不過中國官方媒體批評歐美「搶佔道德高地」,企圖向中國及印度等新興國家施加輿論壓力。


協議有望今日出爐

參與峰會的195個締約國及地區部長昨日徹夜商討。主席國法國的消息人士稱,協議有望於周六上午出爐,中午正式生效。《衛報》報道,美國及全體歐盟成員國與79個非洲、加勒比海及太平洋國家聯手組成「雄心集團」,爭取達成最強力的協議,並聚焦於4項關鍵議題,包括讓新協議具法律約束力、就全球暖化訂立符合科學建議的明確長期目標、引入機制檢討碳排放承諾,以及建立統一系統追蹤各國「碳目標」(carbon goal)完成進度。


擬每5年檢討減排成效

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周四深夜再發布共27頁的新版協議草案。各方代表只剩下約30項分歧,包括損失賠償及成效透明度等少數條款。其中一項重大改動,在於解決中印等主要碳排放國與氣候脆弱國家就氣溫升幅目標的爭議,各國將以控制全球平均氣溫升幅「遠低於」2℃為長期目標,並繼續致力限制氣溫升幅不超過1.5℃。


新草案亦要求各國最快讓碳排放達致峰值,而各國將提高氣候變化適應力,促進低碳發展,並使資金流動與實現低碳發展的方向保持一致。2020年後,發達國家將繼續帶頭減排,並以每年1000億美元為基礎,繼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助其減緩及適應氣候變化,每隔5年作全球檢討,促進國際合作。


發達國發展中國家分歧仍大

法比尤斯表示,協議草案初版周三出爐後各方積極談判,「正往正確方向邁進」。不過多名消息人士透露,各方仍未就如何體現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區別取得共識。歐美堅持建立劃一透明度體系,以同樣標準審查各國行動,發展中國家則主張考慮各國的不同情况,在檢討周期、報告內容等方面保持彈性。


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應約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電話,指出中美雙方要同各方加強協調、共同努力,確保巴黎峰會如期達成協議,奧巴馬回應稱願與中方保持密切協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在北京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於新版「巴黎成果草案」出台表示歡迎,不過認為目前條文仍有一些關鍵問題待解決,離最終達成全面共識仍有距離。她重申,中方是發展中國家,面對多項挑戰,不過將繼續本着積極和建設的態度,與各方一起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推動巴黎峰會達成全面、均衡、有力度的結果。


對於「雄心集團」不包括中國和印度,華春瑩說,「應對氣候變化不存在誰被誰排斥的問題。」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