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楊志剛:大學生的青春之歌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12日 06:35
2015年12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我的學生很優秀。畢業後一位同學經過重重篩選,5輪面試後,獲「谷歌」取錄。一位女同學於3000多名大學生中脫穎而出,獲聘於本地大藍籌。另一位同學在學期完結後找我: 他和熱戀3年的女友分了手。「我喜歡她,她喜歡我。但是我的好朋友全部不眠不休地拼搏創業,我的創業計劃比他們好得多,但拍拖很花時間。每次拍完拖我都愧疚萬分。要創業便一定要和她分手。」他低着頭堅定地說。


我啞口無言。為了一個夢,拋下了愛人。看見他眼泛淚光,相信他並非薄倖之輩。這關乎他的創業夢,也關乎她的畢生幸福。我正不知如何應對時,他卻擦掉眼淚,摩拳擦掌大談他的創業大計。他的創業構思事實上相當吸引,如果他不是我的學生,我一定會要求「參股」,說不定5年後我的一點投資可以讓我變成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之一。


上述3位同學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是來港就讀的內地生。獲大藍籌聘用的女生本科是在北京大學念法律,然後來港讀碩士班。她操着一口流利廣東話找我寫推薦信,我還以為她本身或父母是廣東人。「唔係啊。我屋企響杭州,高考之後入咗北大,完全唔識廣東話。係嚟咗香港先學廣東話㗎」。當時她來港只有大半年。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居然學得一口完美的廣東話。我讚歎之餘,卻沒有太大驚訝。她高考成績是全浙江省第九名。浙江出過無數才子才女,讀書風氣濃,學生成績好。在浙江成績出眾,是優秀中的卓越。


廣東話不容易學噢,我說。「我沒有正式上廣東話課。只是一有機會便和本地生用廣東話交談,他們每一個都很樂意教我」,她笑着說。這是令人喜悅的中港融合。


獲「谷歌」青睞的學生告訴我,「谷歌」5輪面試,每一輪面試結果要呈交美國總部批核,才能進入下一輪。「為了準備面試,我參考多本有關面試技巧的書,看畢大量有關『谷歌』的資料,然後列出3000條面試時他們可能提出的問題,每一條我用英語、普通話、廣東話草擬不同的回應」,這位青年說來輕描淡寫。我再次啞口無言。


「結果是3000條一條也貼不中,但這過程讓我充滿信心去面試」。


請寬容內地生的優秀

這位「谷歌」學生上過我3個學科,包括英語寫作。班裏有不少出身於本地傳統英文名校的精英,英語水準很高。我一直奇怪這位來自廣州的內地生進步神速,竟然連英語寫作也在全班40多人中獲最高分數。聽了「面試3000題」的努力後,我恍然大悟。為了斤斤計較每一個字,切切實實寫好每一句,流流暢暢編織每一段,這位學生在夜闌人靜時參考了多少篇範文,嘗試過多少不同句法和文章結構,來交出最佳的寫作?


請寬容內地生的優秀和成功。他們以拼搏唱出了新的青春之歌;是一些本港學生忘懷了的歌。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