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巴黎上月發生釀成大量死傷的恐怖襲擊之後,全球風聲鶴唳,恐襲警告此起彼落,泰國證實至少10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成員潛入國境,並稱他們準備在遊客密集地點曼谷、芭堤雅、布吉施襲;也有說英國可能是另一個恐襲目標。在巴黎血腥恐襲血迹還未從人們記憶消去的時候,法國及美國的右翼政客,藉着人們的恐懼乘時而起,大肆發表反回言行,撈取不少政治資本——前者是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主席馬林勒龐及姨甥馬麗昂勒龐在區域選舉第一輪投票暫時領先;後者是角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富商特朗普,他目前的民望在黨內仍是一枝獨秀。
美法極右政客 發表反回言行
勒龐家族是法國極右翼政治勢力表徵,馬林勒龐的父親是國民陣線始創人,1970年代曾多次恫言驅逐法國的非洲裔國民出境而臭名昭著。馬林勒龐擔任國民陣線主席後沿用極右政策,主張強硬對付外國移民。這次區域選舉,勒龐家族兩名女將領先,說明她們的族裔政策,在巴黎恐襲之後頗能蠱惑人心。
至於美國地產大亨特朗普,早前公開表示禁止穆斯林入境,激起從白宮到國會跨黨派的批判之聲。有一種說法是,特朗普為了爭取政治上遭到遺棄的中下層白人選票,於是走上挑撥族裔仇恨之路,目的是勝出明年11月的總統大選入主白宮。雖然民主共和兩黨猛烈抨擊特朗普的言論,可是他的民望並無受到重大影響,客觀上說明,極右翼政治主張在恐襲陰霾之下有巿場。
這些極右翼政客把昔日的極端主張借屍還魂且有一定支持者,若問孰令致之,就是他們的言行挑起一些人心底所謂「擔憂」,恐襲則是這些言行的包裝。這些針對少數族裔的行為,在美國及法國歷史曾經發生,包括美國19世紀的《排華法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把日裔國民關進集中營;法國則颳起針對前非洲殖民地移民的歪風。雖然經過歲月洗禮,白人至上的色彩卻未見全部消褪,馬林勒龐及特朗普看到恐襲發生後部分人對穆斯林有所誤解,迅速佔據這方面的政治空間,從中牟取政治利益。
至於另一個因素是經濟情况。眾所周知,法國失業率長年高企,在一段不短的時期內更是雙位數字;美國經濟雖說出現溫和擴張勢頭,但年輕人及少數族裔的失業率仍高。巴黎恐襲發生後,美法的極右翼政客以少數族裔為代罪羔羊,在失業率偏高的社會族群引發「共鳴」,把找不到工作的責任,塞給少數族裔。
各國人民團結 應對恐怖主義
面對這些在現代文明社會足可列入「反人類」的言行,美國與法國主流社會發出強烈批判的聲音;英國民眾更發起禁止特朗普入境的呼籲,數十萬人聯署支持;態度鷹派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不同意特朗普的言論,其後特朗普宣布取消訪問以色列的行程。這些回應恰如其分表達了國際社會尊重的共同價值,對特朗普或勒龐家族是當頭棒喝。不過,從目前的情况看來,特朗普及勒龐家族在這次恐回浪潮中仍有紅利,至於會否改弦易轍,這就要各國向挑撥族裔矛盾的政客說「不」。
面對恐怖主義臨頭,最重要是各國同心協力組成統一戰線,然而個別政客為了一己利益挑撥族裔,只會削弱抗擊恐怖主義聯合陣線的力量。在大我與小我之間,各國應該看到這一走勢,不應被極端政客鑽空子,分散了抗擊恐怖主義的團結力量,這樣才能有所勝算。
歡迎回應[email protected]
美法極右政客 發表反回言行
勒龐家族是法國極右翼政治勢力表徵,馬林勒龐的父親是國民陣線始創人,1970年代曾多次恫言驅逐法國的非洲裔國民出境而臭名昭著。馬林勒龐擔任國民陣線主席後沿用極右政策,主張強硬對付外國移民。這次區域選舉,勒龐家族兩名女將領先,說明她們的族裔政策,在巴黎恐襲之後頗能蠱惑人心。
至於美國地產大亨特朗普,早前公開表示禁止穆斯林入境,激起從白宮到國會跨黨派的批判之聲。有一種說法是,特朗普為了爭取政治上遭到遺棄的中下層白人選票,於是走上挑撥族裔仇恨之路,目的是勝出明年11月的總統大選入主白宮。雖然民主共和兩黨猛烈抨擊特朗普的言論,可是他的民望並無受到重大影響,客觀上說明,極右翼政治主張在恐襲陰霾之下有巿場。
這些極右翼政客把昔日的極端主張借屍還魂且有一定支持者,若問孰令致之,就是他們的言行挑起一些人心底所謂「擔憂」,恐襲則是這些言行的包裝。這些針對少數族裔的行為,在美國及法國歷史曾經發生,包括美國19世紀的《排華法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把日裔國民關進集中營;法國則颳起針對前非洲殖民地移民的歪風。雖然經過歲月洗禮,白人至上的色彩卻未見全部消褪,馬林勒龐及特朗普看到恐襲發生後部分人對穆斯林有所誤解,迅速佔據這方面的政治空間,從中牟取政治利益。
至於另一個因素是經濟情况。眾所周知,法國失業率長年高企,在一段不短的時期內更是雙位數字;美國經濟雖說出現溫和擴張勢頭,但年輕人及少數族裔的失業率仍高。巴黎恐襲發生後,美法的極右翼政客以少數族裔為代罪羔羊,在失業率偏高的社會族群引發「共鳴」,把找不到工作的責任,塞給少數族裔。
各國人民團結 應對恐怖主義
面對這些在現代文明社會足可列入「反人類」的言行,美國與法國主流社會發出強烈批判的聲音;英國民眾更發起禁止特朗普入境的呼籲,數十萬人聯署支持;態度鷹派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不同意特朗普的言論,其後特朗普宣布取消訪問以色列的行程。這些回應恰如其分表達了國際社會尊重的共同價值,對特朗普或勒龐家族是當頭棒喝。不過,從目前的情况看來,特朗普及勒龐家族在這次恐回浪潮中仍有紅利,至於會否改弦易轍,這就要各國向挑撥族裔矛盾的政客說「不」。
面對恐怖主義臨頭,最重要是各國同心協力組成統一戰線,然而個別政客為了一己利益挑撥族裔,只會削弱抗擊恐怖主義聯合陣線的力量。在大我與小我之間,各國應該看到這一走勢,不應被極端政客鑽空子,分散了抗擊恐怖主義的團結力量,這樣才能有所勝算。
歡迎回應[email protected]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