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徐立之執掌香港大學12年後,去年3月卸任校長,曾有傳他是創科局長大熱人選,亦有指他想退下火線,返回加拿大做研究,最終他卻選擇在港牽頭成立港科院。徐立之在專訪中解開謎團,首次透露退休後確打算返加拿大重投研究工作,但去年6月出席多倫多病童醫院的活動時,發現徒弟的研究已今非昔比,因不想阻礙對方前進,毅然改變心意。
儀器陌生 實驗室20倍大
曾任多倫多病童醫院研究所遺傳系主任及首席遺傳學家的徐立之,去年6月重返舊地出席籌款活動,其間到訪院內的實驗室,卻對不少儀器感到陌生,又發現昔日進行基因研究的徒弟,其實驗室面積是自己當年的20倍,「以前自己的實驗室2000平方呎,學生現在的實驗室有4萬平方呎。」
「他(徒弟)本身話劃間房給我,亦支持我做研究,但怎追呀?當下我就改變心意,跟徒弟表明不回去(加拿大)。」
至於原本預留作研究經費的150萬加幣(約845萬港元),徐立之透露已全數捐給病童醫院作研究用途,並因為對香港一份「情意結」而返港。
不懂say no 返港「搶手」
徐立之返港後十分「搶手」,笑言目前身兼十多職,既為前特首董建華籌建的「團結香港基金會」擔任顧問,又是中大新亞書院及珠海學院的校董,較退休前更忙碌,「我冇工做,很多人以為我很得閒,我又不懂『Say No』。」他又指港科院最先並非由他提出,「支志明(港大化學系講座教授)、葉玉如(科大理學院院長)、黃乃正(中大理學院院長)才是『始作俑者』」,只是自己在港方便「牽頭」才獲邀做院長。
儀器陌生 實驗室20倍大
曾任多倫多病童醫院研究所遺傳系主任及首席遺傳學家的徐立之,去年6月重返舊地出席籌款活動,其間到訪院內的實驗室,卻對不少儀器感到陌生,又發現昔日進行基因研究的徒弟,其實驗室面積是自己當年的20倍,「以前自己的實驗室2000平方呎,學生現在的實驗室有4萬平方呎。」
「他(徒弟)本身話劃間房給我,亦支持我做研究,但怎追呀?當下我就改變心意,跟徒弟表明不回去(加拿大)。」
至於原本預留作研究經費的150萬加幣(約845萬港元),徐立之透露已全數捐給病童醫院作研究用途,並因為對香港一份「情意結」而返港。
不懂say no 返港「搶手」
徐立之返港後十分「搶手」,笑言目前身兼十多職,既為前特首董建華籌建的「團結香港基金會」擔任顧問,又是中大新亞書院及珠海學院的校董,較退休前更忙碌,「我冇工做,很多人以為我很得閒,我又不懂『Say No』。」他又指港科院最先並非由他提出,「支志明(港大化學系講座教授)、葉玉如(科大理學院院長)、黃乃正(中大理學院院長)才是『始作俑者』」,只是自己在港方便「牽頭」才獲邀做院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