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元大散 農產品價狂飈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10日 05:35
2010年10月10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由於美國政府確認失收,令農產品價格上周五大升。加上市場預期美國需再次推出量化寬鬆措施(QE2)以刺激經濟,令其他商品價格都普遍上升。影響所及,在美國掛牌的食品股價格大跌(因成本上漲),市場更憂慮將來會出現高通脹。

美國農業部最近第二次調低美國今年的預測玉米收成量,估計會比去年減少3.4%之多。而美國9月份的黃豆產量亦比預測要少2.2%。至於全球的小麥庫存量,亦會比9月的預測低1.8%。

玉米價格大升 禽畜飼料成本漲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產國兼輸出國,但近月卻因為天氣欠佳而影響收成。自6月以來,玉米的價格已大升了41%,接近兩年來的高位。由於玉米是主要的禽畜飼料,其價格急升,令其他食品的生產成本也為之急漲。美國最大的農業貸款機構富國銀行的高級農業經濟師Michael Swanson指出,肉類和乳製品生產商若沒有價格穩定的飼料供應,將可能出現虧蝕。

對美國禽畜業者來說,飼料供應緊張的另一原因是美元弱勢,令到其他國家的飼料入口商有相對較大的購買力。美國最大雞肉製品生產商Tyson Foods的股價周五大跌約7.8%,至15美元。而最大的豬肉製品生產商Smithfield Foods亦下跌約5.2%,至15.22美元。

美國農業部表示,整體食品成本明年將會上升2%至3%,超過今年的0.5%至1.5%的升幅。其中,乳製品的成本明年更會上升3.5%至4.5%,肉類的成本明年亦會上升2.5%至3.5%,超越整體的食品通脹。

路透社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所收錄的19種商品價格周五全都上升。其中,農產品類的升幅最高。小麥、黃豆和玉米的價格分別上升9.1%、6.51%和6%(圖)。而路透社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整體亦上升2.7%,至295.11,這乃是前年10月以來的高位。

油價升至82.66美元 銅金連升4周

11月付運的紐約期油每桶價格周五回升0.99美元,至82.66美元。油價已是連續3周錄得升幅。過去一年,油價已累積上升了15%。

12月付運的期銅每磅價格亦上升約2.6%,至3.7745美元。過去一周,銅價累積上升了2.3%,而且是連續4周錄得升幅。12月付運的期金每盎司亦上升約0.8%,至1345.3美元。過去一周,金價累積上升了2.1%,而且是連續4周錄得升幅。

以倫敦為基地的盈豐財資市場商品主管Alexander Ridgers表示,美國的就業數字差,增加了美國政府再推出量化寬鬆措施的可能性。因此,以美元定價的商品價格都會上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