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黃金價格近期受到油價反彈,及中國將推出更多措施來刺激經濟等因素影響;另一方面,美國12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到達5個月以來的高位,美匯指數上升,以上因素拖累金價下跌。有市場人士指出,投資者不願意於今年之內增加黃金的交易,金價已連續第3年下跌,今年下跌的幅度約10%。至於明年金價會否做好,或是持續回落?資深經濟學者認為,投資黃金最緊要還是定期性。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王弼上周於本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中表示,投資黃金是要持之以恒,不要捕捉高低位,最好養成定額定期投資的習慣,因為黃金具投機性及波動大,他認為難以捕捉最佳入市價位,但由於黃金較少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投資者手持黃金比重最好是投資組合中10%左右。
較少受地緣政治影響
英皇外匯發表報告指,自美國聯儲局宣布加息後,金價距本月觸及的2010年初來的低點已大漲了2.5%,一度上探每盎司1080美元水平。數據顯示,美國11月新屋銷售年率為49萬戶,預估為50.5萬戶,10月被下修至47萬戶,前值為49.5萬戶。新屋銷售按月增長,但低於預期,暗示美國房地產市場或許失去了一些動能。另外,美國三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終值年化季率增長2.0%,預期增長1.9%。美國三季度GDP終值好於預期,表明三季度經濟增長相當健康,主要是因為消費者需求增長3%表現強勁,且企業支出增加抵消了庫存過剩壓力。美國12月密芝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刷新今年7月份以來的新高;美國12月密西根大學預期指數刷新今年6月以來新高;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主要原因是通脹率走低,實際收入提振和消費者對家庭耐用品購買計劃抱有信心。
技術圖表所見,隨着近月金價走勢大體處於區間橫盤,一眾中短期平均線仍結集於接近水平呈水平橫行,示意著金價正處於待變階段中,向上繼續會以每盎司1085至1088美元為主要阻力區域,突破此區才有望金價重新回穩,下個目標將為1100美元關口。
聯儲局加息,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因缺乏利息回報關係,相對失色,成金價今年累跌逾一成之主因。不過,最近金融市場開始出現一種逆向思維:假如美國經濟客觀因素不足以支持聯儲局加息,例如美國就業數據欠佳、或國際油價低企為美國帶來通脹放緩效應等,美元強勢有機會略為收斂。
美匯偏強 內地黃金需求減
中國內地A股人心未穩、碰上人民幣主動貶值,「中國大媽」財富流向黃金保值乃合理預期。但國內進口黃金的需求反而有減少迹象,似乎在反映美匯偏強的情况下,內地投資者購買黃金成本日重,削弱了投資黃金的興趣。再者,當A股市場信心回復,在人幣匯價短期轉弱預期下,相信內地人士又會陸續把資本調返股票市場爭取較高回報,屆時內地整體黃金需求可能會進一步萎縮。
雖然國際金價短期未見有大升條件,黃金仍有作為避險資產的價值。但單純投資紙黃金或ETF以為避險,並非最穩健之途,唯持有實金更實際。王弼表示,現時投資黃金有多個途徑,但建議定期買入實金為佳,因為實金的風險較低,投資者可到各大金行、銀行或經由金銀業貿易場行員購買實金,然後自行存放,待金價升值後再出售;其最大好處是持有實金,不像投資紙黃金般,一旦有關機構倒閉,有未能取回實金的風險。
而有部分投資者也喜持紙黃金,有關合約具法律約束力,持有一張合約等同持有一手數量之現貨黃金。當中「倫敦金」是指以倫敦為交收地點的非期貨黃金合約,現貨交收標準乃根據倫敦金銀市場協會制訂。倫敦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場外黃金交易,本港參考有關買賣規則,進行本地倫敦金買賣,屬主流的紙黃金交易方式。
港4掛牌黃金ETF 千元起入場
本港有4隻掛牌的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包括ETFS黃金(2830)、SPDR金ETF(2840)、價值黃金ETF(3081)及恒生人幣金ETF(83168),其價格表現追蹤金價走勢。有關ETF的最大好處,是像股票一樣在港交所上市,像買賣股票一樣方便,而且入場費低至千多元;惟正正由於這樣,其交易時段亦與港股相同,若金價走勢在交易時段外出現變化,投資者就未必能夠及早作出止賺及止蝕了。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基金特區]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