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兜轉20年 回歸90年代原點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29日 06:35
2015年12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日韓自2014年4月開始就「慰安婦」問題進行了12輪談判,終於首度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協議。不過,協議內容似曾相識,日本只是回到1993年「河野談話」中承認日本對「慰安婦」有責任,一改首相安倍晉三上台以來對「慰安婦」問題含糊其辭的態度。對於韓國民間由1990年代一直強調要日本承擔「法律責任」,日方由始至終沒有承認。


回到河野談話 未認法律責任

日本首相村山富市1995年設立「亞洲婦女基金」,由民間集資、官方資助的形式向「慰安婦」受害人補償及提供醫療服務。該基金一直運作至2007年結束,全球有285名受害人獲賠償。基金在民間籌得5.65億日圓,政府則資助7.5億日圓資金作醫療支援。韓國政府初時歡迎該基金,但由於基金並非以日本政府名義向受害者賠償,民間團體認為日本政府逃避責任,向韓國政府施壓,敦促受害者勿接受,結果只有60名韓國人接受了賠償。


這裏有兩點值得注意﹕首先,日本1990年代雖已承認日本政府對受害人有責任,但僅限「道義的責任」,並非「法律責任」;其次,日本一直認為,所有戰時賠償問題已於日韓兩國1965年簽署的協議解決。韓國拒絕接受這一觀點,兩國無法就「慰安婦」問題和解,而日本政客此後質疑「河野談話」之聲此起彼落。安倍兩次上台都公開質疑「慰安婦」,揚言未有證據顯示日本戰時有強徵「慰安婦」,又揚言要調查「河野談話」,惹韓國朝野不滿。


負責日韓「慰安婦」談判的韓國外交部東北亞事務局長李相德今年5月接受本報訪問時曾強調日本「必須承認責任及作出相應的道歉和措施」。今次安倍政府算是滿足了韓國的要求,承認對「慰安婦」問題負有責任,強調繼承歷代首相談話,且由政府撥款10億日圓支援受害者——雖然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強調,這筆錢並非「國家賠償」。


日避糾纏 免礙參與國際事務

村山富市昨日表示,日本政府承認戰時責任及「慰安婦」與日軍相關,是韓國接受協議的最大因素。事實上,協議對日韓可謂各取所需。安倍政府近年積極在國際「糾正」對「慰安婦」問題的「誤解」,如2014年10月派官員促前聯合國女性暴力問題特別報告官撤銷1996年「慰安婦」報告部分內容,又派官員要求美國教科書出版商修改有關「慰安婦」的描述。這些行徑未能達預期效果,反惹關注婦女權益的西方輿論反感,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並不利安倍積極推動日本參與國際事務。


明報記者 林康琪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