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梁美儀:談退保 先勿讓政府洗腦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31日 06:35
2015年12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長者是社會的負擔?在投入政府進行的退休保障諮詢前,可否先清理一下腦袋,反思這個問題,先別給政府洗腦。


政府今次的退保諮詢,基本上是近年最沒誠意、最沒人情味的一次,根本看不出政府有意在退休保障這個重大議題上,嘗試在社會尋求共識,邁出一步。尤其令人氣憤的,是這份諮詢文件將長者描繪成社會的負擔、年輕人的負累,向社會宣揚現在每5元政府經常開支,有1元是用來支援長者,「年輕一輩,難道你們願意將來交更多稅來養活這班老人家」的畫面。


是次諮詢是關係到未來20至50年的長遠退休保障安排,政府拋出的估算,涵蓋「60後」至「90後」幾代人,包括2034年年屆65歲的長者,當中最年輕的,生於1969年,如歌手王菲;2044年滿65歲的,最年輕的生於1979年,如藝人楊怡,今次諮詢的論調,可說是開罪了開創香港近代黃金時代的幾代香港人。


在未來二三十年後,甚至四五十年後成為長者的一群人,他們相當大部分都曾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的認知和能力,絕對不是政府口中所說的純粹社會負累,若為這群人提供一個較安穩的退休保障安排,讓他們在晚年過得更有尊嚴,讓他們更安心去作適量的消費和活動,怎麼一定會成為社會的負擔?

按政府的人口推算,到2034年,全港將有228萬65歲或以上的長者,佔本港整體人口三成,若如此龐大的一群人口因擔心「臨老唔過得世」,終日躲在家中不外出,是對社會最大裨益嗎?若社會有共識,讓長者每月有一筆基本穩定的養老金,他們大可安心出外消費、四出活動,這將成就一個龐大的銀髮產業。日本這個人口老化國家,早已開拓銀髮旅遊、保健用品、養生住宅等市場商機,香港社會看退保問題時,不能如政府般短視。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