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永鈞:何謂國恥?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02日 06:35
2016年01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早前, 一名中國大媽和一名日本婦女為一袋紙尿片而大打出手。另外,早前大批中國旅客在日本購買馬桶蓋,其後卻發現是「Made in China」。這兩件事均顯示出國民對自家產品毫不信任。他們寧願把錢給自己的「民族世仇國」日本賺,也不願花錢購買國產貨,哪怕當中不少是優質貨品。歸根究柢,這是中國政府打假反劣不力之過。


寧把錢給「世仇國」賺 也不願買國貨

中國自改革開放後,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質素大大提升之餘,消費力也變得相當可觀。可是,有不少利慾薰心的無良奸商也希望可以趁機大賺一筆。若想賺最多的錢,其中一個最有效的方法是把生產的成本「降至最低」。為求達到目的,不惜以劣質原料生產商品,甚至連食品飲料也不放過。更恐怖的是,有傳聞指有些食品加工場所生產出來的食物連老鼠也不吃。這些偽劣產品竟可通行全國,教有消費能力的國人如何買得下手?


香港人經常抱怨自由行旅客及水貨客把日用品的價值炒上九重天,但如非中國政府監管不力,縱容了奸商,導致偽劣產品過於盛行的話,自由行旅客又何必在明知「犯眾憎」的情况下,還特意來港掃貨?水貨客又有何利可圖?因此,香港人該恨的,是無能自私的中國政府,而非只想生活安穩的草根百姓,因為他們也是政權下的受害者。


在中國,廣電局負責資訊管理,而食品藥品監管局則負責食物及藥品的質量管理。廣電局做得很成功,至少在國內,極難接觸一些官方所認定的「敏感字眼」。可是,偽劣的食品及藥物在舉國上下任何地方卻無處不在,也就是說,食品藥品監管局做事十分馬虎,效率遠不及廣電局。因此,有網民氣憤地說如果廣電局跟食品藥品監管局的審核準則及辦事能力可以倒過來就好了。


食物及藥品的質素關係到人的生命安全,都尚可如此,其他商品的差劣程度更不在話下。所謂「好事不出門,醜事傳千里」,偽劣產品事件被多次揭發後,人們意識到偽劣產品充斥市場是一種現象,而非個別事件,久而久之,對自家的產品就會信心盡失了。


本來,出外旅遊買紀念品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那些「紀念品」是「日用品」的話,只能說明自家的產品大有問題,連日用品也要到國外採購。中國政府雖十分專制,但國人的反應是十分誠實的。他們手上雖無投票權,但富有的卻紛紛選擇移民,一般有消費能力的都選擇在境外購買所需的日用品,真正地做到了以行動來投票。


最基本權利「活得安心」也得不到

中國的國家領導人為保政權穩定,對資訊監控十分嚴格,恨不得由自己親自操刀,自然可以達到預期效果。可是,由於高官所吃的、所用的,都經過特別過濾,根本就用不着到市場購買。只要他們認為國人所接觸的信息不至動搖政權的穩定,哪怕受害的百姓再多,他們也不太在乎。因此,食品藥品監管局辦事並不太認真。


說到國恥,莫過於國民對自己的國家徹底失去信心,就連最基本的日用品也不敢在自己的國家購買。保障國民活得安心是一個政府最起碼,也是最重要的份內事。可是,生活在中國的國人卻連「活得安心」這個最基本的權利也得不到。在此,不得不痛心地說一句沉重的話:生於現今中國而非大富之家的國人,既生不逢時,也生不逢國!


作者是自由撰稿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