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商半途出家 製密封圈助減排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04日 06:35
2016年01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熟悉機器的人都知道,一直以來,內燃機、液壓泵、液壓閥等都必然會有一些滲漏和磨損問題。這個死結,主要是由於傳統的密封圈效果未盡如人意。有香港人和韓國人就合作研發出一種「超高壓金屬動態密封圈」,可以取代傳統的密封圈,大大減低滲漏和磨損問題,從而提高內燃機和液壓系統的能源效益。


影視圈出身、近年才研究機械行業的昱曦機械高新科技有限公司(Neo Mechanics Limited)董事總經理高滿鍇表示,機器行業傳統使用的密封圈包括柔軟O形環密封圈、壓縮纖維密封圈、金屬密封圈。但三者都各有不少缺點。


傳統密封圈缺點繁多

例如,由聚合物製成的柔軟O形環密封圈的優點是密封效果較好,可以達到零滲漏。但其缺點卻是不能抵受高溫、容易變形、不夠耐用,需要經常更換。壓縮纖維密封圈的優點是可以只用一個,但它比較適合「靜態密封」,若應用於「動態密封」,很易受金屬活塞等擠壓而撕裂。又例如,金屬密封圈的優點是能夠抵受高溫和低溫,但其缺點卻是密封效果較差,滲漏問題較大。而且,整體來說,這三種密封圈都不能抵受太高的壓力,以及摩擦阻力偏大(指活塞往返活動或轉軸旋轉時)。


近期惹人關注的一宗新聞,就是有歐洲車廠被揭發在柴油引擎上造假。原來,現今的柴油引擎在高速運轉時,其廢氣排放問題遠比車廠向外宣稱的嚴重。高滿鍇指出,這其實相當大程度亦是因為引擎的密封技術做得不好。於是,為了避免滲漏問題,就需要不斷吸走(活塞上的)潤滑油,連同一些未完全燃燒的柴油,送回燃燒室內再燃燒。由於混和了雜質(潤滑油),黑煙(廢氣)問題便特別嚴重。


間接增加汽車廢氣排放

而該公司研發的「萬用超高壓金屬動態密封圈」則有齊上述三種密封圈的優點,甚至更多(見下表)。簡單來說,就是能夠抵受極端溫差和超高壓力,非常耐用;而且其密封效果極佳,可以達到零滲漏,但摩擦阻力又極低,故有助提高能源效益。這是因為「萬用超高壓金屬動態密封圈」的多個設計特點。第一,是採用多層(多圈)的設計,來應付超高壓力。


第二,這種密封圈其實是由多個直徑略有不同、由小至大的同心圓圈組成。其中,最小的那個圈比活塞(或中軸)略小一點,緊緊套着它;而最大的圈則比缸體內壁略大一點,以彈性頂住缸壁。


超高壓金屬密封圈 集各家大成

這個設計的巧妙之處是,能夠達到零滲漏,而活塞(或中軸)與缸體內壁之間又不是完全堵死(故摩擦阻力甚低)。該公司已經就其「萬用超高壓金屬動態密封圈」在多國國家申請了40多項專利,其中9項已獲批出。


高滿鍇表示,這種密封圈的應用前景相當廣闊,不但適用於各種液壓機械和系統;亦適用於內燃機,包括汽車引擎、航海及航空用的螺旋槳引擎等。


他相信,若應用於內燃機,因為避免了滲漏問題(即不斷吸走和燃燒潤滑油),將可以明顯減少黑煙(廢氣)排放,並可以略為提高能源效益。若再將連接活塞和曲軸之間的「活塞連桿」更換成該公司研發的低摩擦「活塞連桿」,將可進一步提高能源效益。該公司希望,今年內在香港、澳門、內地以汽車進行測試。


軍民合用 應用前景甚廣闊

另外,該公司亦曾經在深圳以一些液壓機器測試過,這種「萬用超高壓金屬動態密封圈」足以抵受2300 bar的超高壓力,而不會出現滲漏。這已經相當於23000米水深的壓力,而全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亦只有大約11000米深。高滿鍇又表示,現時制約潛艇下潛深度的,並不單純是艇身鋼板強度的問題,還包括螺旋槳在深水中的密封技術不太成熟,其轉軸容易出現滲漏潤滑油或入水問題。他相信,若應用該公司的「萬用超高壓金屬動態密封圈」,將有助增加國產潛艇的下潛深度。(現時中國的常規潛艇只能下潛至大約300米,而日本的「蒼龍級」潛艇則據說可以下潛至大約500米。)


高滿鍇有信心,該公司今年可以開始取得收入。他計劃,先為某些機械公司度身製造適合其產品的「萬用超高壓金屬動態密封圈」,做出一些成功個案,來向市場證明這種密封圈的效益。但這並不是他的最終目標。他的目標是,聯同一些風險創投基金,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收購一間公司(如液壓機械廠)回來進行技術改造,令其價值大幅提升。「因為這些公司已經有現成的產品(機器)、現成的客戶,以及現成的銷售渠道,只需換上我們的密封圈就行。」他說。


攝影 蘇智鑫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新經濟新天地]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