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港難覓食 放眼美歐日股 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04日 06:35
2016年01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歐美股市

2016年要在中港股市賺錢並不容易,讀者不妨放眼海外。本報訪問嘉信理財(香港)副總裁潘敬濤、安聯投資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強,以及花旗銀行環球個人銀行服務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張敏華,他們普遍認為美國、歐洲及日本等成熟股市,在2016年繼續看高一線。其中參考美國過去加息的歷史,當局若採取循序漸進的步伐,美股在首次加息後一年平均錄得10.8%的升幅;而歐洲股市料繼續受惠量化寬鬆(QE),惟須注意美元強勢下的匯兌風險。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回顧2015年,美國納指上升5.7%,在當地三大股市指數中表現最佳,標普500指數及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分別錄得0.7%至2.2%的輕微跌幅(見表)。美國聯儲局於上月宣布加息,反映美國經濟穩健復蘇回復正軌,市場普遍認為,美股在2016年仍有不少投資機會。


嘉信理財(香港)潘敬濤接受訪問時預測,2016年每隔一次議息會議,即3月、6月、9月及12月的議息會議均會宣布加息,每次幅度為0.25厘,即全年加息高達1厘。他認為,由於聯儲局並非每次會議均加息,故已算符合聯儲局主席耶倫所表明的循序漸進加息步伐。他引述該行統計二次大戰後的12次加息周期,5次屬循序漸進,7次屬連續加息。在5次循序漸進的加息周期,美股在首次加息後一年平均錄10.8%的升幅;在7次連續加息的周期中,美股在首次加息後一年平均下跌2.7%。


參考上述數據,他相信美股在2016年上升機會頗大。而花旗張敏華在接受訪問時亦預測,標普500指數於2016年將升抵2200點,與2015年收市2043點比較,升幅達7.7%。


不過,潘敬濤也警告,聯儲局是次加息周期與過往的最大差別,在於聯儲局是次目標並非減低經濟增長的速度,而是希望將貨幣政策正常化;而且這次加息周期為2006年以來首次,不少投機者自從2008年第四季金融海嘯後已習慣在聯儲局放水的情况下炒作,故是次「收水」亦將增加市場波動。


美國科技及金融股看漲

因此,潘敬濤認為,2016年投資美股選股十分重要。他引述Ned Davis Research統計過去6次加息周期的數據,在聯儲局首次加息後6個月及12個月,科技股及金融股分別屬表現最佳的板塊;相對之下,對息口敏感的公用股在首次加息後3個月及6個月均屬表現最差的板塊。


除了數據統計外,潘敬濤分析,美國加息可以增加金融機構向客戶貸款的利息收入,而當局近年連番收緊監管要求後,料2016年進一步大幅收緊機會不大,甚至可能略為放寬,利好金融股盈利。此外,美國目前銀行及個人的資產負債表均穩健,房屋市場持續改善,汽車市場更增長強勁,這些因素均有助銀行貸款增長,亦有利當地銀行股。


科技股方面,潘敬濤相信,消費者和企業對其產品及服務的需求均會上升。他解釋,不少科技公司的產品已牢牢抓住消費者的心,消費者願意不斷升級及嘗試其新產品,為有關公司帶來收入及盈利增長;至於在企業層面,雖然個別公司近年曾猶豫是否增加資本開支,但它們最近亦了解增加科技投資的好處,視有關開支為日常投資,也有利科技股。


QE利好歐股 惟需留意匯價風險

除美股外,投資者也可留意歐洲股市。安聯陳致強表示,受惠於商品價格下跌及歐元弱勢,歐洲宏觀經濟前景向好,加上當地央行加推QE,均對股市提供支持。不過,投資歐洲股市須留意匯價風險,由於美國是唯一正步入加息周期全球主要經濟體,美匯指數於2015年收報98.631,按年上升9.3%,在美元兌主要外幣獨大的情況下,期內其他國家股市表現以美元計價的話,回報往往不及美股。舉例說,雖然DAX指數及CAC 40指數去年以歐元計價分別上升9.6%及8.5%,但以美元計價則分別下跌1.7%及2.7%。


花旗張敏華表示,聯儲局加息,而部分主流國家或維持低息政策,甚至加推QE,貨幣政策分歧利好美元,利淡外幣。她預測在未來12個月,美匯指數相對主流貨幣,或有4.5%至5%的上升空間,美匯指數或升上102.64水平。美元在2016年料繼續保持強勢,投資歐洲股市宜對冲歐元匯價下跌的風險,否則可能再次像2015年「賺股價蝕匯價」。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