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景祥﹕樓市的2047風險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06日 06:35
2016年01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影響樓市的因素很多,按揭負擔能力是其中之一,房屋供應數量、政府政策等,都同樣重要,但近年「隱隱然」出現了另一個可能影響樓市的政治因素,就是2047,即中國承諾香港50年不變的期限。


50年不變期滿 再面臨地契問題

香港的樓宇按揭一般都以30年為限,2047「期滿」前的30年就是 2017,剛好是特區政府改選的年份。大家應該還記得,香港前途問題浮現,原因就是新界土地契約到1997年就屆「租約」期滿,英方必須向中國尋求一個如何處理約滿後安排的問題,前途談判由此而揭開序幕。所謂2047,跟當年97一樣,都是「約滿」是否「續約」的問題。


最早把2047議題帶入公眾討論的,是前首席大法官李國能,他早在2012年11月出席港大法律學院一項活動時即表示,一國兩制的去向與未來,得早於2047年,恐怕在2030年左右便得解決。同一場合發言、時為港大法律學院院長的陳文敏則指出,《中英聯合聲明》只將土地契約從1997年延長至2047年6月30日為止,如果不及早討論,回歸前社會各界別的擔憂將再次出現。


法律不容得過且過 中方要表態

九七問題初起時,有一派意見認為不需正面向北京提出,採取「唔講即係冇嘢」的含糊態度,也許中國就會把問題擱置,留待適當時候解決!事實證明不行,香港的合約必須有堅實的法律依據,含糊不得,當年的97限期迴避不了。現在的2047性質一樣,如果北京不表態,按揭合約將會簽不下去!如果任由問題拖延,樓市交易肯定會蒙上陰影,成為未來物業市場的最大風險。樓市表面上是經濟議題,其實十分政治,樓市不穩,政府管治隨時會出狀况。2016年有連場選舉,政治角力頻繁,政府不會在房屋政策上冒險,我認為調控樓市的辣招不會輕言取消。


現在媒體不時有特首人選的各種猜測,但大家都只是猜,誰都說不準(可能北京也未拿定主意),但可以肯定,特首選舉的前哨戰其實在9月的立法會選舉,如果建制派能拿下三分二的多數議席,梁振英獲北京支持連任的機會就更大,因為到時候府會合作無間,特首又沒有再尋求連任的後顧之憂,梁振英自然是最佳人選。


樓市「辣招」是本屆政府房屋政策的「招牌菜」,除非樓市崩盤,否則政府不會輕言取消,直到下屆政府上場為止。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