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暢遊網上世界,發現網站穿插的廣告,幾乎是為你的生活需要、習慣「度身訂做」,全因網上廣告及市場公司透過「曲奇」(Cookies,即用以辨別身分的小型文字檔)記錄你的上網習慣,再送上相關廣告消息。本報偵查多個深受港人歡迎的網站,發現大多未有知會瀏覽者便「隨網附送」屬於第三者公司的曲奇(下稱第三者曲奇),其中網上討論區包括高登、Uwants、香港討論區更派最多第三者曲奇。
私隱專員公署發言人表示正密切關注,如接獲投訴會跟進。公署發言人稱,根據《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規定,機構可為了直接與其職能有關之目的,收集不超乎適度的個人資料,並應在事前告知資料當事人,確保其他人士可從私隱政策聲明確實得知機構收集、持有及使用個人資料方面的整體政策及實務。
自動存取5種曲奇到電腦
本報利用獨立網絡私隱諮詢網站Privacy Choice提供的追蹤軟件,搜查多個本地熱門網站和討論區,包括雅虎香港、facebook、TVB.com、Openrice、馬會、香港討論區、Uwants討論區及高登討論區,發現除facebook外,全部會自動存取第三者Cookies至用戶電腦內(見表),當中網上討論區的第三者曲奇最多,各有5間網上廣告和市場調查公司發出的曲奇,蒐集網民資訊提供廣告,當中不乏遭私隱關注組織抨擊的公司。
「不排除收集姓名電郵」
記者又發現,除涉及TVB.com與馬會的第三者Cookies表明會隱去網民身分外,其他公司均表示不排除收集姓名、電郵等身分信息。另外,亦只有馬會不會利用有關資料對個別用戶進行針對性廣告。對於其網頁含有Nielsen和DoubleClick的曲奇,無綫電視外事部副總監曾醒明回應稱,上述公司為網站的合作伙伴,為網站收集訪客的瀏覽資訊,以作內部統計,並按時段、版面發放不同廣告,但強調未有收集個人資料,無從得知訪客身分,亦不會作針對性廣告與市場營銷。
此外,記者利用追蹤軟件搜查匯豐、恒生、渣打、中銀與東亞5間銀行,發現渣打網站內藏網站分析公司Omniture的曲奇。渣打解釋公司由銀行委託,透過曲奇以不記名方式記錄網站流量,藉以了解訪客對網站的喜好,改善及提升網站水準,強調當中不涉任何客戶個人資料,網上理財服務亦沒應用相關曲奇。
私隱署發言人表示,如機構在網上向他人收集可識別身分的資料,應在網站首頁顯眼處提供私隱政策的超連結,並在聲明內列明會以曲奇收集個人資料、在什麼情况下利用Cookies、收集什麼資料,特別是有否收集識別個人身分的資料,亦要交代資料使用目的,以及有否向他人披露資料。公署又建議讓不同意接收曲奇的用戶仍可瀏覽網頁,惟應說明此舉會失去部分網頁功能。
明報記者 吳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