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立法會議事遭干擾 內鬥自殘變本加厲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08日 06:35
2016年01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會議又流會。今個會期復會未及3個月,已經第3次流會,都是民主派議員「拉布」、以點算法定人數為手段的結果。如今流會次數愈趨頻密,可以說「拉布」已經成災。任何關心時政的人,對目前立法會亂象都會握腕嘆息,因為眼巴巴看着立法會工作受到不正常干擾,知道窒礙政府施政對香港的遺害,只是在畸形政治體制和千瘡百孔的議事規則底下,無法制止議員違背香港福祉的行為。目前的情况,使關心香港的人感到十分無奈和沮喪,又看不到有什麼力量可以扭轉局面,這是香港現况可悲之處。


泛民議員一致行動 藉點人數製造流會

兩個月前,個別泛民議員連續在會議上要求點算人數,導致流會,原因是個別議員不滿財委會主席粗暴「剪布」,於是實行報復。去月上旬,民主派議員為阻撓審議版權條例草案,接連要求點算人數,導致第2次流會,他們其後指為策略性流會。昨日會議,不到6小時期間,民主派議員要求點算法定人數16次,耗時3小時40分鐘,最後一次連提出點算的議員在最後幾秒鐘也步出會議廳,導致流會。因此,無論基於什麼原因、理由、藉口,泛民議員蓄意干擾立法會議事進程,事實俱在,嚴格而言議事已經癱瘓。


立法會議員其中最重要職能,是出席立法會會議,透過議事監察政府,把市民的聲音帶入議會,按議會程序處理相關事宜。現在泛民議員的所作所為,實際上有虧職守,並未履行議員的責任。以昨日最後一次點算為例,在席全部是建制派議員,會議廳內泛民議員一個也沒有,他們要求點算人數的目的很清楚了,就是要製造流會。泛民議員的表現,連「立法會議員天主教監察組」也不以為然,這個組織批評議員製造流會的做法,認為議員有責任出席會議。


近期每次流會,部分泛民議員表現得樂在其中,並且倒打一耙,說什麼建制派議員有足夠人數,只要他們都在席,就不會流會,云云。這是徹頭徹尾的強盜邏輯。出席立法會會議,並非只是建制派議員的責任,泛民議員有同等責任,現在全體泛民議員缺席,卻指摘在席的建制派議員人數不夠,導致流會,其強詞奪理,莫之為甚。這種說法,不知道是否個別或少數泛民議員的信口雌黃,若全體民主派議員都認為流會是建制派議員的責任,則他們的素質就讓人大開眼界了。


本來只有少數取態激進議員在立法會搞「拉布」,可是現在27名泛民議員被形容為團結一致、共同行動。事實上,近期泛民各黨派都有要求點算法定人數,這是參與「拉布」的表徵。這種轉變的背景和目的,難以猜測。讓人不解的是,數年前民主派議員幾經掙扎,才擺脫了少數激進派的覊絆,現在那麼容易就再度合流干擾議事、窒礙施政,箇中有些什麼盤算和考慮,只有他們才知道。不過,昨日流會之後,個別激進取態議員對民主派議員配合「拉布」的說法,是讚賞抑或揶揄,或許只能各自領會。


建制派應組織團結 維繫立會議事不斷

建制派議員就今次流會,不在席議員當然有責任;總體而言,他們維持議會功能持續不斷的努力,值得肯定。只是情勢改變了,過去點算人數,起碼有部分民主派議員在席,現在他們加入缺席行列,不能再倚賴湊數,設若建制派議員仍然祈望立法會的燈火不滅,就要更有組織地確保有足夠法定人數開會。目前立法會基本是建制和泛民陣營對立,泛民團結起來了,建制陣營人數雖然約佔三分之二,但是黨派各擁山頭,難以凡事都一致行動,有組織與無組織對壘結果,優劣立判,有組織的泛民陣營經常佔得先手,其理在此。


建制派一直與主流價值顯得隔閡,「拉布」在社會和一般市民的認知,負面而不正當,此所以泛民議員雖然參與或配合「拉布」,但是多數仍然與之保持距離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大多數市民不認同「拉布」。在這種情况下,若建制派議員組織起來,長期維繫議會正常運作,則誰搞建設、誰搞破壞,逃不過市民雪亮的眼睛。目前立法會亂象紛呈,建制派議員若發揮積極作用,抵制消極作為,讓香港事態向積極正面方向發展,則他們從最深層與大多數市民的祈求契合,拉近與市民的距離,從而改變最深層的政治生態。目前看來有這樣的空間。


立法會流會,表面上無關一般市民生活生計,在社會上不會引起太大迴響。不過,干擾立法會工作,窒礙政府施政,最終必然影響民生。本港經濟發展、社會建設、民生改善等停滯不前,競爭力相對於鄰近國家和周邊地區持續落後,都與無休止的內耗空轉有關。如今立法會最新情勢發展,顯示內鬥自殘有變本加厲之勢,現在是市民重新思考的時候,讓有權力的人知道若搞破壞會被唾棄,期望可因此使他們知所收斂,使香港有機會回歸正常的軌道發展前進。


■歡迎回應[email protected]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