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分析大陸經濟增長,都是看三頭馬車,即投資、消費、出口,在「中國是世界工廠」的年代,是以出口賺外匯為主,到出口開始受國外保護主義處處針對,政府即改為以投資、特別是基建投資為火車頭,推動經濟增長繼續向前;到投資也開始飽和,政府就提出要鼓勵消費、推動內需。
三頭馬車模式,令中國享受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一直到2008年。2008金融海嘯令全球經濟幾乎陷入另一場大衰退,美國以量化寬鬆應對危機,中國以投資四萬億人民幣救經濟,結果美國成功渡過難關,中國則跌入前所未見的危機。四萬億的遺害,見諸產能大大過剩,地方胡亂借貸大搞房地產造成大批「鬼城」,還有就是粗放式的擴充產能,令環境污染、生態條件急劇惡化,影響遍及每一個老百姓。
四萬億惡果浮現 傳統谷經濟方法漸失效
過度的投資,最後必須以緊縮政策收拾殘局,但中國國情是不能讓經濟增長放緩,因為會衍生嚴重的失業問題,於是乎,當四萬億的惡果浮現,經濟開始放緩之際,央行就以降息、降準營造貨幣寬鬆環境,希望產生刺激作用;但是,這些傳統手法正逐漸失效。增長明顯放緩,債務問題浮現,內部消費始終不振;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已經亮起紅燈。
中國政府的最新思路,是「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重點化解過剩產能」——這是新華社1月6日報道習近平在重慶調研時發稿的標題。「供給側」即外國慣用的「Supply-side economics」,對觀察內地經濟的人來說,「加大供給側」的提法從未聽過。
習近平「供應側」改革 思路未明
事實上,自從習近平主席親掌經濟決策之後,提出了不少新的發展理念,據新華社的報道,習主席在重慶調研時強調的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至於在去年12月21日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五大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即做得不足的,如貧困問題、三農問題、生態問題等)」。把上面的五大理念和五大任務加起來,仍然看不出習近平經濟提出的供應側改革,主要思路到底是什麼?
最「正宗」而又取得輝煌成績的供應側改革,是美國列根總統和英國戴卓爾夫人的政策,主題是緊縮、減稅、削減公共部門、擴大私有化,簡單說就是「小政府大市場」。在中國,這樣的供應側改革行嗎?
[陳景祥 齊物論]
三頭馬車模式,令中國享受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一直到2008年。2008金融海嘯令全球經濟幾乎陷入另一場大衰退,美國以量化寬鬆應對危機,中國以投資四萬億人民幣救經濟,結果美國成功渡過難關,中國則跌入前所未見的危機。四萬億的遺害,見諸產能大大過剩,地方胡亂借貸大搞房地產造成大批「鬼城」,還有就是粗放式的擴充產能,令環境污染、生態條件急劇惡化,影響遍及每一個老百姓。
四萬億惡果浮現 傳統谷經濟方法漸失效
過度的投資,最後必須以緊縮政策收拾殘局,但中國國情是不能讓經濟增長放緩,因為會衍生嚴重的失業問題,於是乎,當四萬億的惡果浮現,經濟開始放緩之際,央行就以降息、降準營造貨幣寬鬆環境,希望產生刺激作用;但是,這些傳統手法正逐漸失效。增長明顯放緩,債務問題浮現,內部消費始終不振;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已經亮起紅燈。
中國政府的最新思路,是「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重點化解過剩產能」——這是新華社1月6日報道習近平在重慶調研時發稿的標題。「供給側」即外國慣用的「Supply-side economics」,對觀察內地經濟的人來說,「加大供給側」的提法從未聽過。
習近平「供應側」改革 思路未明
事實上,自從習近平主席親掌經濟決策之後,提出了不少新的發展理念,據新華社的報道,習主席在重慶調研時強調的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至於在去年12月21日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五大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即做得不足的,如貧困問題、三農問題、生態問題等)」。把上面的五大理念和五大任務加起來,仍然看不出習近平經濟提出的供應側改革,主要思路到底是什麼?
最「正宗」而又取得輝煌成績的供應側改革,是美國列根總統和英國戴卓爾夫人的政策,主題是緊縮、減稅、削減公共部門、擴大私有化,簡單說就是「小政府大市場」。在中國,這樣的供應側改革行嗎?
[陳景祥 齊物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