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改革開倒車 承諾未兌現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08日 06:35
2016年01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個「熔斷機制」令A股自去年7月股災後辛苦重建的信心毀於一旦,滬指災後高位3600點於短短幾日插至昨天的3125點接近股災低位,把中央「暴力救市」換來的升幅悉數奉還。至昨晚深夜中證監終要暫停熔斷機制。


事實上,當日之所以A股能災後重建,主因「國家隊」及券商等不顧代價接貨,而今次被內地坊間諷為「人禍」的熔斷休市,不僅令國家隊等高位接貨者繼續坐艇,早前趁市况轉好重投股市的散戶也再變蟹民,變相令民間蟹貨更多,復市後沽壓只會更嚴重。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前研究員易憲容就批評,中國股市目前風險之一,就是所謂的金融改革非強化市場因素起決定性作用,反而是「政府之手」未有離開過市場,無論是熔斷機制或「國家隊」日前再救市,都說明政府之手還是以不同方式干預市場,哪裏有問題,哪裏便見政府干預。這些干預看似十分必要,但實際上干預愈多愈頻繁,對股市留下的後遺症就愈大。易憲容直言,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改革就不是逐漸地向市場化方向前進,等於走了回頭路。


學者:干預愈多 後遺症愈大

與此同時,匯市也面臨承諾不兌現現象,人民幣入SDR,IMF的評估報告曾指出,在岸和離岸的價差會令成員國帶來挑戰,雖然他們可以透過分別於在岸及離岸做對冲,但會增加行政成本,中國有義務收窄在岸和離岸市場間的差距,辦法是透過漸進式改革,強調中國要避免政策逆轉。


雖然入SDR後,人行副行長易綱曾表示,如匯率波動超過一定幅度,人行仍然會果斷進行適當干預,但當不同的「適當干預」頻繁出現,那就變成不適當,甚至與匯率的漸進式改革倒行逆施。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