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廣東省近年提出「中藥強省」政策,大力扶持省內中藥企業自主創新,當地有藥廠通過傳統中藥與現代工藝結合,生產出抗擊沙士及新型流感等藥物。反觀香港提出的「中藥港」概念早已無疾而終,藥廠負責人直言,香港一些政府主管部門人員本身對中藥並不了解,難以有所作為,他建議香港應先提升中醫的地位。
廣州香雪製藥公司有逾50年歷史,它於1997年由國企轉制成為一家以中成藥製藥和研發為主的民營企業,1999年被廣州市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全公司有700多名正式職工。
香雪藥政總監莫子瑜表示,廣東近年重視中醫藥發展,7年前更提出「創建中藥強省」的口號,「2003年正值沙士時期,國家採用中草藥物,發現對沙士有效,更堅定了廣東省發展中藥的信心」。他說,藥廠利用現代先進工藝,結合中國傳統古方,生產出一種抗病毒口服液,在2003年曾有效輔助治療逾千名沙士患者。而有美國醫藥公司在新型流感期間,亦大量向香雪購入抗病毒口服液。
廣東省的中藥強省政策促進了中醫藥業迅速發展,扶持了大量的中藥企業,政策包括對中藥自主創新研發,人才引進給予各種資助,國家亦會對高新技術的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給予免稅支持,目前廣東的中藥企業發展迅速,其中香雪製藥以年均超過20%的銷售速度增長。
研製抗病毒口服液
對於香港在回歸不久提出的「中藥港」概念無疾而終問題,莫子瑜認為是「一些部門的管理者」不懂中藥所致:「內地的中醫藥技術比香港好很多,主管部門人員都精通中醫藥,但香港(管理者)卻不熟悉中醫藥,那怎樣去管理呢?做起來可能會力不從心」。他指中醫是傳統醫學,用現代藥理很難解釋得通。「中醫先要發展,中藥的中醫理論發展了起來,香港才能建設中藥港」。
明報記者李泉廣州報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