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增土地供應 至少出3招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12日 05:35
2010年10月12日 05: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據了解,特首曾蔭權明日公布的《施政報告》將會提出最少3招增加土地供應的措施,包括重開由財政司長領導的跨部門小組督導政府土地供應、推動工業用地轉為住宅,而市建局和房協亦獲委以重任,推動限呎樓和簡約樓,增加中小型單位供應。

財爺領導小組督導推地

政府早前已表明未來三四年會有6.1萬個單位供應,明年度勾地表可提供的單位數目,亦會比今年度約9000個單位為多。為推動穩定的長遠住宅供應,政府重開2002年後已停止的跨部門督導小組,由財政司長曾俊華主持,加快覓地程序。

據了解,督導小組除會加快由生地到熟地(即規劃及平整工程)的程序,亦會審視現時長期閒置的政府土地,以盡快推出市場,包括北角邨6公頃地王。

鼓勵分散業權工廈重建

政府內部亦會研究多個覓地方向,例如在東涌等非維港地填海、把部分郊野公園土地釋放出來等。

規劃署早前已劃出7塊合共29.5公頃工廈地,可以改劃作住宅或綜合發展區用途,雖然大部分工廈屬單一業權,但當中也有部分工廈是分散業權,故政府研究如何鼓勵這些分散業權的工廈達成重建作住宅的計劃。

加快港鐵沿線物業發展

政府又會要求加快港鐵車站沿線物業的發展,因港鐵沿線物業的單位數目較一般重建項目多,效用更大,例如現時可建逾6000個單位的南昌站仍未成功招標,另外,朗屏、荃灣西、元朗、天水圍、錦上路等均未定出招標日期,合共逾25公頃,可加快發展。

政府又會委託市建局和房協興建限呎樓和簡約樓,增加中小型單位供應。據了解,市建局與南豐合作的灣仔重建項目Queen's Cube,呎價萬多元,引來政府內部不滿,認為可以馬頭圍道重建作參考例子,以簡約、少發水的方式興建一些限呎單位,避免重建項目豪宅化。就這方面,政府會在周內發表的市區重建策略文件展開諮詢。

明報記者 周展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