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增2000自閉兒診治名額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14日 20:35
2010年10月14日 20:35
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 加強自閉症兒童服務

˙ 興建設400張病牀的兒童專科中心,擬於2016年完成

˙ 「思覺失調」服務計劃擴至25歲或以上成人

本港自閉兒童新症10年間急增5.6倍,去年多達1452名12歲以下兒童獲衛生署診斷屬自閉,現正於醫管局接受治療的自閉個案則逾3800宗,惟全港公立醫院僅有19名兒童精神科醫生,令自閉兒排期接受治療可長達3年,錯過黃金治療期。施政報告首次針對自閉兒加強支援,將治療名額增多2000個。

衛生署資料顯示,該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部門診斷的自閉兒童新症,由2000年只有218宗,急增至去年達1452宗,未計年過12歲轉介到醫管局兒童精神科評估的新症,在醫管局接受治療的自閉症個案則由05/06年度的2500宗,增至09/10年度的逾3800宗。

因應自閉症個案及治療需求大幅上升,政府加強相關醫療服務,為及早識別更多自閉兒童、評估病情和提供治療。為自閉兒童提供專業治療的團隊,包括兒科和精神科醫生、臨牀心理學家、護士、言語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人手亦需增加。

社署供6000特殊學前服務名額

在學前服務方面,社署會在2010/11年度提供約5900多個學前服務名額予有特殊康復需要的學前兒童,當中包括自閉兒。目前被診斷或懷疑患上自閉症的學前兒童佔輪候服務人數三成多。政府亦會在普通中小學推行試驗計劃,改善自閉學生的溝通、情緒管理和學習等技巧。

「自閉症人士福利促進會」職員李姑娘指出,現時的懷疑自閉兒單是輪候接受評估已需1至2年,其後等候特殊學位又要1至2年。專門處理兒童個案的精神科醫生陳葆雯坦言,5歲前是治理自閉症的黃金期,及早介入提供言語治療及行為訓練,對病童日後的學習發展幫助很大,但公立醫院兒童精神科往往輪候2、3年,或令病童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輪候太久錯過治理黃金期

陳葆雯說,自閉症發病率約1萬人有5人,但自閉傾向個案卻很普遍,500人有1人,此類病童同樣需要介入治療。兒童2歲仍未說單字,與人說話無眼神接觸均是警號。

初等教育研究學會主席李少鶴說,由於自閉學童較常出現行為問題,「有些自理能力好低、滋擾同學、玩口水等」,一般教師若未接受過相關訓練,要同時照顧自閉學生及其他同學時會感吃力,有時甚至要面對不滿家長的投訴。他認為當局應加強支援教師,提供訓練。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