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安樂窩難求,面對「住」這個基本需求,政府該如何協助青年?你又是否贊同以下人士的看法?
◆「80後青年並不好高騖遠,並非要買豪宅,但政府設定入住公屋門檻嚴苛,一對夫婦做兩份房署保安也超額,不符申請資格,青年若要買樓便難以進修,亦影響生兒育女計劃。」
——「蝸居部落」成員陸頌雄
◆「政府到現在都沒有一個立場一定資助市民置業……政府不會催谷市民置業及購買負擔不起的樓宇,但會研究是否有一群人需要幫助。」——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
◆「政府應該增加公屋興建量及非長者單身人士公屋編配額,同時取消非長者單身人士公屋計分制,以縮短單身上樓的輪候期。」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工施麗珊
◆「家境寬裕的父母往往『墊支』首期,然後讓年輕人克勤克儉,每月按時向銀行供款。還款能力是一個門檻,首期也是門檻。香港的大學生之中,有五六成人家住公屋,家境不寬裕,有多少人可以靠父母『墊支』首期?香港只有兩成青年人上大學,其餘八成青年收入更低,加薪機會不比大學生好,又如何負擔上車盤?……若要透過增加土地供應,讓青年置業,或會引起樓價大跌,令業主成為負資產,需小心考慮。」
——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
◆2010年2月,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魏美梅在總結「80後」新生代青年意見調查時稱,青年的住屋需求得不到正視和解決,長遠影響他們對社會的歸屬感,亦無助促進社會穩定。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工施麗珊更說,現時的樓價、租價都太貴,可能促使青年經常搬遷,生活不安定,也令他們難以計劃將來。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