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骨灰龕嚴重短缺,政府欲增建骨灰龕,奈何卻遭區議會強烈反對。其實,反對市區興建骨灰龕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文化原因,市民認為骨灰龕陰氣太重,會影響居住環境。其實中國自古墳地皆選風水之地,坐落骨灰龕之地必為風水之地。况且骨灰龕的設計還有不少空間,中山陵、華盛頓紀念堂何嘗不能作骨灰龕的藍本,這些地方不單莊嚴祥和,每年更吸引不少遊客,只要肯花多一點心思,骨灰龕不一定是死氣沉沉陰氣十足的地方。
自己讀大學時不時跑到薄扶林墳場,那裏背山面海,總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後來看過一些關於墓誌的書籍,每次到墳場時總會留意墓誌文字,中國人較含蓄,外國人較開放活潑,短短幾句,往往道盡人世辛酸。
另一個原因是市區地皮貴重,不宜在每區興建骨灰龕,說到底這只是錢作怪。在外國不少墳場便在市中心,即使是尖沙嘴或銅鑼灣、九龍公園和維園,何嘗不能考慮?慎終追遠,一直是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上一代人一生勞碌,對我們噓寒問暖,身後我們竟容不下他們一個棲身之所,令他們死無葬身之地。一個城市,不論經濟多發達,如果因為經濟發展而令我們忘宗忘祖,這只會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城市。
——摘自陳文敏〈骨灰龕〉,《明報》,2010.08.25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