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建議覓地建骨灰龕惹來強烈反彈,有園境師參考外國經驗,為屯門46區一幅約20公頃,面積與維園相若的山丘打造成青葱主題公園,並將約14萬個骨灰龕位藏於人工開鑿的山洞內,不但將景觀影響減到最低,更可美化荒廢山頭。
香港園境師學會前會長劉興達認為,傳統骨灰龕設計欠缺美感,加上中國人對這類設施存在忌諱,故不受歡迎。因此,若能在設計上減少骨灰龕對附近民居的景觀影響,例如將骨灰龕遷入岩洞,相信獲市民接納的機會較大。
根據劉興達的設計,屯門46區可以存放約14萬個靈位,「香港已有不少地下設施,例如港鐵、污水廠及廢物轉運站等,對鑽挖隧道有豐富經驗,將骨灰龕遷入岩洞在技術上絕對可行」。他說,日後的46區更可加入其他功能,如將公園劃為不同區域,展示世界各地殯儀方式如天葬、海葬及山洞葬等,亦可設立葬禮習俗博物館。
——摘自〈美化景觀減少擾民 龕位研遷山洞〉,《明報》,2010.08.16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