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領匯近年經常被指加租逼走小商戶,未料佳宝亦「升呢」,加入「包租公趕客」行列。領匯監察調查發現,佳宝向領匯承包上水嘉福邨街市後,向租戶表明「不可賣佳宝有賣的東西」,令不少商戶「打退堂鼓」,涉嫌違反競爭法。
條款:不可賣佳宝有賣的東西
領匯監察指出,領匯將上水嘉福邨街市,以外判形式交予佳宝管理,佳宝將之改為「佳宝市集」,街市一半範圍變成旗下超級市場,售賣新鮮豬肉、蔬果、雜貨等,屋邨商場亦早設有一間百佳超市。前租戶馬先生1996年起於嘉福邨街市經營雜貨店,他指領匯管理時已向商戶加租,去年底佳宝向原有租戶續約時表示「不可賣佳宝有賣的東西」,他與部分租戶因售賣與佳宝有競爭的商品,普遍因不能容忍「辣條款」而知難而退,街市現只剩下燒味、藥材舖等。
空置率超三成 改裝9街市未諮詢
領匯監察今年10月調查43個領匯旗下屋邨街市,分析自領匯接手後的經營狀况。調查發現,14個街市由領匯外判予承包商,但被指缺乏監管,向承包商輸送利益,部分街市空置率超過三成。
領匯又把9個街市改裝,但未有就此諮詢居民意見,例如去年將順安街市變成老人院,又將商舖租予華潤超市,但因房屋署發現超市破壞原來建築結構致未能開業,對居民構成不便。另外,新田圍街市部分被改成迷你倉,三聖街市部分變成酒樓,彩園街市改為補習社。
領匯監察主席陳寶瑩批評,領匯缺乏監管單一承包商制度,令承包商可將某種行業變成專利;領匯亦忽視街市原來社會功能,街市結構改裝亦無準則。她促請領匯訂立公開透明的定租制度,要求領匯嚴格執行房委會對街市規劃的指引。
領匯:會跟進表現不佳承辦商
領匯發言人回應,正加強對單一街市承辦商的監督,會跟進表現不佳者,過去亦有街市承辦商因表現不佳而不再繼續合作;另外,鑑於部分街市設施供過於求或使用率未如理想,領匯會增加零售或服務商舖樓面,亦會確保居民日常生活得到滿足。佳宝於截稿前未有就上述質疑回覆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