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稅貸計劃花多眼亂,現時銀行大多標榜每月平息,不要以為每月平息少於1厘好着數,分分鐘計出來超逾20厘,做個精明消費者,自行計數最實際了。
實際年利率是指當以複利息計算時,實際上得到的利息和本金計算得出的年利率。不過在比較前要注意以相同貸款額和年期,對比實際還款額,才能知道那個計劃較為划算 。
宣傳品常見的平息是根據借貸金額計算利息,當中並不包括利息以外的收費,而計算方法不一,有些以月計算,有些則以年計算,所以不能只將平息乘貸款年期。
至於計算實際年利率的公式是,每月平息×還款期數×不變系數(即1.9)。以每月平息0.9厘計算,貸款期12個月,實際年利率等於0.9×12×1.9 ,即20.52厘,而息率愈低,利率支出亦愈少。
相同平息 不同年期息差大
此外,即使相同的每月平息,若貸款年期不同,實際年利率亦不同,承上述例子,如貸款期為6個月及18個月,即實際年利率分別為10.26厘及30.78厘,所以單憑每月平息去格價,分分鐘借貴息。
部分稅貸亦涉及手續費或行政費,亦要問明有關收費準則,標榜手續費代息,更加要求職員說明有關手續費相等於實際年利率多少,因為這只是將息率換上另一叫法,讓申請人錯覺零息,增加計劃的吸引力,但不一定是低息。
撰文:李智成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