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強颱風鮎魚來勢洶洶,天文台昨日掛起1號風球,並表示會在今晨6時前考慮是否改掛3號風球。天文台預料,鮎魚今明兩日會增強成「超強颱風」(中心風力每小時185公里),並繼續向北移動,按現在路線,將在周六傍晚在本港東面100公里內掠過,適逢周五會出現天文大潮,鮎魚產生的低氣壓會令海水水位上升,或會引發「風暴潮」。國家海洋預報台預料鮎魚將帶來14米巨浪,估計風暴潮是200年來最強勁。
6低窪地高危
渠務署表示,全港有6處低窪地區(見圖)有可能再受侵襲,包括兩年前因風暴潮飽受水浸之苦的大澳。該署指出,當水位達到警戒線便會啟動預警機制,通知村民撤離。
按天文台預測,鮎魚將於今晚進入本港400公里範圍,然後採取偏西北路線移動,至周六傍晚在本港東面掠過。對於周五會否懸掛更高風球,天文台不願評估。
國家海洋預報台表示,南海中東部昨已出現9至11米的狂濤區,隨着鮎魚繼續移動,今日至周末南海北部將出現14米以上怒濤巨浪,是南海近20年來最惡劣,若鮎魚於周末登陸廣東沿岸,將會在廣東沿岸掀起6至9米大浪,到時國家海洋預報台將啟動今年汛期首次海浪紅色預警。
中心風力增至185公里
香港天文台指出,由於南海海水溫暖有利鮎魚吸取能量,預料鮎魚今明兩日會增強成超強颱風,中心風力每小時185公里,但由於與本港距離尚遠,應不會產生風暴潮,至於周六會否發生風暴潮,要視乎鮎魚與香港的距離,鮎魚愈接近香港,低氣壓引致水位上升的幅度愈大。
風暴潮是指由强烈大氣擾動引起的海面異常升高現象。颱風夾其強大風力,將海水推為很高的浪頭,到達岸邊時,因為海水變淺,而使浪頭更高,然後衝向內陸,使海水水位暴漲,是為風暴潮。
大澳居民撤地面物免水浸
山雨欲來,大澳太平街部分居民昨已開始將地面物件搬走。香燭店負責人蘇太表示,08年黑格比襲港時,風暴潮令大澳水浸及腰,海水湧入「內陸」,如同海嘯,店舖損失慘重;她昨已將紙製貨物以膠櫈墊高以免水淹。她說,消防署昨早已派員到大澳視察環境,為疏散及拯救村民做好準備。
大澳自08年嚴重水浸後,政府已落實斥資9900萬元,主要在大澳一涌興建200米長河堤,以紓緩永安街及太平街以南地區因潮漲而引致水浸,但工程於今年8月展開,2012年才完成。
入境處表示,周末若懸掛8號風球,婚姻登記處將暫停運作,若在日間除下風球,將於兩小時內恢復運作,登記處會聯絡受影響新人,安排延期。
澳門天文台於前晚已懸掛1號風球,天文台至昨午4時35分才掛1號波,引來質疑。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李淑明解釋,熱帶氣旋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不一定要發出警告信號,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鮎魚過去移動途徑緩慢,未能確定會否影響香港;至昨午鮎魚繼續向北移動,可能會影響香港,到晚上東北季候風有所增強,與鮎魚共同影響下,因此發出1號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