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習及答題指引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21日 05:35
2010年10月21日 05: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新聞議題﹕變性人爭婚權

學習單元﹕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學習目標﹕

◆知識﹕了解婚姻模式的轉變,以及社會處理道德問題時的爭議

◆技能﹕從資料中歸納及推測社會現象

◆價值與態度﹕學習尊重與自己群體不相同的人,關注他們的訴求

模擬試題

◆資料回應題

1. 參考各藝人的言論,分析香港的婚姻模式可能因時代變遷而有哪些改變。

2. 根據圖表數據,試詮釋其反映了現代男女關係的什麼現象。

◆延伸回應題

3. 法官認為變性人婚姻應由社會討論,凝聚共識,而非由法庭判決。你有多大程度同意這觀點?

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此類題目乃考試常見類型﹕由幾個人物各自表述一些情况,然後詢問現象或成因。同學可以順序歸納,每個藝人一個現象;或是先講述現象,然後以藝人作例說明。例如楊千嬅是先秘密結婚,然後才公開的模式,有別於以往可能先面見雙方家長,接着大宴親朋的一般做法,婚姻由以往兩家族的大事縮窄至兩口子的大事。至於蔡卓妍則可理解為隱瞞婚姻狀况,將來的大計則以「試用期」稱呼,可能反映現時騎牛搵馬的心態,並可以為着追求理想的結婚對象而離婚。黎耀祥則視婚姻為個人成長的必經階段,與以往港人不願多談自己婚姻失敗的經驗大相逕庭。至於汪明荃的婚姻模式則可視為沒有大改變,戀愛最終極的目標還是結婚。

2. 此題亦是常見考題類型,但不易作答。有同學會將各項數字列出以顯示趨勢,最終答案充滿數字,教人混亂。在分析趨勢時,同學要了解數據整體上升或下降趨勢,最高或最低,以及數據中哪個是主流。例如雙方均屬初婚的數字曾下跌,然後回升。再婚則穩步上升,其中雙方都是再婚的更是80年代的10倍,顯示社會對再婚的接受程度不斷提升,標籤效應逐漸減弱。此外,新娘再婚比新郎再婚的數字低,亦可能反映社會整體上較接受男性再婚。另外,女性結婚後年紀漸長,更難找尋比自己大的伴侶,社會亦較少「姊弟戀」,男性則容易找比自己年輕的妻子。

◆延伸回應題

3. 此類型題目希望同學選取觀點,確定自己的同意程度。一般而言,同學的答案多為大程度同意或相反,留意要有反面例證,不要予人一面倒的感覺。

此題關鍵在於定義變性人婚姻是道德問題還是法律問題,以及由社會討論或法庭判決可能導致的後果。反對者可從法律層面出發,認為法律應與時並進,香港亦應效法其他先進國家,以展示開明的一面。而且凝聚社會共識需時,法庭的肯定判決卻可給予他們《基本法》賦予的地位,相對較容易處理。同意者可從社會倫理及道德層面出發,法律固然可賦予他們合法地位,但如果社會不接納他們,生活仍可能遭遇不同程度的歧視,而且法庭也不可能代表民意,所以不應由法庭解決社會問題。

顧問教師﹕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 劉錦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