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總裁撒謊留線索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21日 05:36
2010年10月21日 05:36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有電視劇講述警方以讀心破奇案,其實一些企業總裁在公布業績報告時也有瞞隱說假,例如雷曼、安然等美國大企業在爆煲前,高層仍一面倒唱好業績,作為小股東如何能及早洞悉虛實?美國史丹福大學一項研究指,大家可憑總裁的說話用字,判斷他們是否睜大眼說假話。

怕要負責 用「集團」代替「我」

史丹福大學商科研究院教授拉爾克(David Larcker)跟同僚,分析了2003至07年間逾2.96萬份美國企業的季度業績會議記錄,發現總裁、財務總監等使用的某些公式化措辭或語句,正好揭示他們在撒謊或隱瞞。研究報告「Detecting Deceptive Discussions in Conference Calls」列出了一些撒謊模式﹕

◆業績報告發表者會盡量少用「我」、「我的」等第一人稱,而多用群體代稱如「我們」、「團隊」、「集團」。因為使用第一人稱,心理上就要為有關聲明負起個人責任。

◆充斥激昂樂觀情緒用語,例如「了不起」(fantastic)、「令人吃驚」(amazing)、「好極了」(wonderful)之類的字,而不用「穩健」(stable)、「相當不錯」(respectable)等,更避用負面字眼。

◆說話內容空泛,少提及股東的利益與增值大計,又傾向長話短說,以及幾乎每兩分鐘便講句「You know?」等無意義片語。

雷曼破產前報業績 講「強勁」24次

研究舉例說,2008年雷曼破產前數月,公司財務總監卡倫發表業績報告時,曾用了14個「棒」(great)字,24次「強勁」(strong)和8次「難以置信」(incredibly);相比下她平均講了6個「挑戰」(challenging)才出現一次「艱難」(tough)。又如2001年能源公司安然(Enron)破產前不久,其總裁萊伊受訪道﹕「我認為我們的核心業務極之強勁。我們擁有一個非常強勁的競爭優勢。」研究指出,在沒有提供具體事實數據支持下,這種說法「具有傳達肯定語氣的效果」。

拉爾克指出,研究發現只有一成總裁所發表的樂觀報告獲證是屬實,「單看業績報告書是很難知道蓄意(瞞隱或欺騙)與否的」。

法新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