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生產力促進局製造科技部首席顧問李國強與高級顧問孫國偉表示,有感香港工業界近年和內地同行的價格競爭越來越熾烈。所以,便提出以環保作為產品差異化的競爭手段。
原來,全球已有30多個綠色環保標籤,這還未計算產品分類。其中,部分為自願申請,甚至未必是政府推出;但亦有部分為強制申請,否則便不能入口或銷售。
這次生產力促進局和香港塑膠業廠商會在政府的「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的資助下,於去年7月展開為期18個月的「塑膠業綠色環保標籤支援計劃」,就是希望能夠協助業界熟習申請這些綠色環保標籤的程序和方法。
「舉例說,怎樣才符合那個國家的測試方法?是一定要在獨立的實驗室作測試,還是內部測試也可接受?測試的每個程序又是怎樣的?」
該局從幾個主要塑膠製造業,如電子產品、玩具、家庭電器、家居用品和汽車零部件中挑選出有代表性的企業,配合幾個主要出口市場和香港的綠色環保標籤計劃,成為四個有啟發性的「示範項目」,將其申請過程仔細地記錄下來,以便日後與其他塑膠製品廠商分享。
李國強和孫國偉希望在今年底推出一本手冊,以及一個免費的資料庫,讓塑膠業廠商翻查有關資料。長遠來說,還希望將這合作模式複製,和其他行業推行同類計劃。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