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除貨幣戰外,G20會議另一重點,是金融機構監管,尤其是處理「大得不容倒閉的銀行」。《華爾街日報》昨報道,美國正希望透過G20,推動全球針對「大得不容倒閉的銀行」,締訂更嚴的資本監管協議,包括要求這些大型銀行增加應急資本和徵收附加資本稅。但各國對此意見分歧,為大型金融機構未來資本要求增加了不穩定因素。
美國已通過的金融改革法案,其中一項重點是防止大型金融機構倒閉,聯儲局在新法規下將要加強對這些機構的資本水平要求,避免再要納稅人大規模注資拯救。但知情人士稱,包括財長蓋特納在內的部分美國高官,對提高大型金融機構的資本水平要求持審慎態度。蓋特納私下表示,美國銀行業的資本水平已高於全球同業,若單方面提高大型銀行的資本水平,會損害美國銀行業的相對競爭力。
倡向大銀行徵附加資本稅
如何加強監管「大得不容倒閉的銀行」,是各國監管機構間激辯的議題。部分國家如瑞士支持對大型銀行實施更嚴格的資本水平要求,但法德日本官員均抗拒,不希望在上月《巴塞爾III監管協議》的基礎上再有新動作。美國監管機構內部亦有分歧。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支持採取更嚴的資本要求,毋須理會其他國家是否跟隨,惟聯儲局和財政部希望能有全球性的協議,以免美國大行吃虧。
G20旗下的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周三開會後建議,G20領袖應制訂處理具系統性風險的大型金融機構的框架和時間表,其中一項是要求這些大行有更多的資本,以反映其存亡對全球金融體系可能構成的風險。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正考慮幾個方案,其一是向大銀行徵收附加資本稅,以提高高風險銀行的資本水平。美國建議針對不同的銀行,制訂不同的資本要求,如風險較高的大銀行,需要持有更多緩衝資本;另一方案是增加大型銀行某類資本要求,例如是增加應急資本,讓銀行能在緊急時將債券轉化為普通股。此方案獲得華府支持,尤其是聯儲局,因為這可給予銀行獲得資本的途徑而毋須集資。
高盛擬還錢股神
另外,《華爾街日報》昨稱,高盛正考慮清還股神巴菲特在金融海嘯時投資的50億美元,以節省高達10厘的利息。高盛有權以55億美元贖回巴郡持有的高盛優先股,但要交16億美元費用,也得要聯儲局同意。巴菲特去年9月注資高盛,向高盛投信心一票,令高盛得以再籌集了50億美元資金,度過難關。高盛早已走出金融危機,財務回復強健。
撰文: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