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之前4度因藥物品質問題被衛生署勒令暫時停產的利奧化學製藥有限公司,「偷雞」違反指令,被署方要求第5度回收指令期間生產及出售的藥物。有業內人士認為,事件反映對藥廠的罰則欠阻嚇,又揭露私營市場對「可待因」咳水及抗生素等藥物需求殷切,令藥廠為賺錢鋌而走險。
衛署研採取法律行動
利奧藥廠今年3月、4月和7月因產品質量問題及「偷工減料」,被衛生署要求暫停生產,但署方發現利奧在7至8月仍生產及出售藥物,違反署方要求,正徵詢律政司意見決定是否採取法律行動。利奧昨日安排7間藥房作退貨點,回收37款共42批次的產品(見表),並向公眾致歉。藥廠設立熱線3427 3525讓市民查詢。
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主席鄭綺雯表示,藥物品質問題可引致頭暈、肚痛等不良反應,以及影響治療效能。
事實上,藥物品質出問題今年屢見不鮮,嘉琳製藥廠5月亦曾因產品品質問題,須全面回收。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批評,本港對違規藥廠的罰則太低,「最多暫時停牌,停完就無事,從來無藥廠因犯規而吊銷牌照」。他認為,今次利奧屢犯不改,正好為藥物監管制度檢討委員會的執法尺度「試水溫」,「對於一犯再犯的藥廠,有必要加強罰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