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趙忠義原名趙景太,1947年加入解放軍時改名忠義。他的履歷可謂「相當複雜」:中共臨時政府工作人員、國民黨軍人、赴日勞工、解放軍、志願軍、強制退休軍人……一生與日本侵華歷史糾纏。
被日本逼做苦工
1921年出生的趙忠義,是河北邢台縣隆姚縣東冬村人。1938年,他在中共臨時縣政府做稅務員。1940年底,被日軍包圍,兩年北平監獄後,被送往日本做勞工。在日本福島三個月期間,每天飢寒交迫,工頭強迫下扛木頭。此後,轉往北海道集中營,饑寒交迫、超負荷勞動,同屋7人皆患病,吐血、尿血,相繼死亡。
趙忠義形容當時情形,「每日背石頭,篩沙子。飢餓難耐,吃野菜、樹皮維生。天寒地凍,把氈子綑在身上,外面綑稻草,經常捱打。存活者人數,不足20%。」
姊嫁「漢奸」 被迫退伍
1945年回國後,加入國民黨軍隊,但在國共一次戰鬥中被俘,轉而參加解放軍。因上過短期學校,在當時的部隊中算是一個文化人,又轉做宣傳幹事。1948年升任副班長,年底加入中共。1949年初,他隨軍進入北京,參加開國大典。「受閱的摩托化部隊,就是每人一隻卡賓槍,坐着大卡車,就直接跑步進入摩托化了。」儘管1952年,因為姊姊嫁給「漢奸」事件,趙忠義被強制退伍轉業。「自己親姊姊,不惋惜。比在起日本受凌辱,人活着就是幸福。」
他至今還完整地保存志願軍發的獎狀、獎章。「看這些,就明白我人品。」表示如果朝鮮再燃戰火,國家一聲號召他還願意上戰場:「即使扛不動槍。也要拖根棍子,站在鴨綠江邊和他們鬥。」
在日本幾年的勞工生活,留下關節炎等病症,每至天冷便疼痛發作。堅持對日索賠多年,老人仍舊未得一分錢的賠償金。至今,他仍走在艱苦索賠歷程中。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