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理大設委員會管「知識轉移」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25日 21:35
2010年10月25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理工大學於今年初被揭發多年來透過附屬公司進行「知識轉移」,出現帳目混亂,去年才從前校長潘宗光接棒的現任校長唐偉章,要即時接過政治炸彈。唐偉章接受專訪時表示,雖然問題是過往遺留,但他身為校長有責任解決,年底前將成立知識轉移委員會,統一處理有關事宜,重申大學從事研究,必須將知識轉移至工商界廣泛應用。

附屬公司10年蝕5070萬元

大學「知識轉移」泛指將校內學者研發的創新技術,透過申請專利或開設公司,與業界分享。理大過往將轄下帳面價值以千萬計的專利科研,注入旗下大量不同的附屬公司,再與商界共同持股經營。雖然理大實際投放的現金不多,但部分附屬公司經營不善,缺乏透明度。

由理大校董會委任的3人獨立調查小組,今年8月就該校附屬公司的問題完成檢討報告,指出理大過去10年共投資逾1.3億元於附屬公司,當中現金和知識產權投資各佔約一半,合共出現5070萬元虧損。

認欠缺透明度 自言有責任改進

於去年1月接任理大校長的唐偉章,接受本報訪問時承認,過往理大透過多間附屬公司進行知識轉移的做法欠缺透明度,但他強調,「自己作為校長,以前的不足之處自己也有責任改進」,亦指自己亦未必能做到十全十美,下任校長也需繼續改進大學。

全校統一處理 最快年底成立

不過,他認為理大致力發展應用科研並將成果回饋社會,無可避免要透過知識轉移推出商界。他透露,校方正按檢討小組報告改善,校董會最快在年底成立轄下知識轉移委員會,負責統籌全校知識轉移的工作。他稱,將從制度上全面改善現有做法,續以知識轉移成為與工業界聯繫的平台。

他說﹕「大學從事研究,應該將研究成果回饋社會,因此大學必須將知識轉移至工商界,再作廣泛應用。由於研究主要由納稅人資助,未來有必要增加知識轉移的透明度以及改善有關做法,以便向社會大眾有所交代。」

理大早前亦被外界質疑興建中的教學酒店恐超支,他回應指該酒店的建築費用仍在預算之內,日後會用教學酒店為旅遊、酒店業界開辦課程。

或影響收生 持續教育學院暫不改私大

對於施政報告提及加強本港私立大學發展,其中正開辦副學位的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更被盛傳可升格為私立大學。唐偉章承認,校方曾研究有關做法,但他指出﹕「若轉型為私立大學,日後學校須自行頒授學位,或影響學校收生。」唐偉章解釋,經評估後暫無意將該學院發展成私大,理大會繼續代為頒授銜接學位課程。

明報記者 蕭輝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