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評論﹕中國在兩韓主導權增強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26日 05:35
2010年10月26日 05: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是中國派遣「志願軍」參與韓戰60周年,北京和平壤近日都有連串活動紀念。近期中國與朝鮮(北韓)關係全面升溫,種種迹象顯示,朝鮮一改前些年對中國桀驁不馴的行事作風,全面投入中國懷抱;而經過天安號事件,中國在朝鮮半島的主導權不僅未被削弱,反而有所增強。

金正日重投北京懷抱為兒子

過去60年,中朝關係幾經起伏。韓戰後,金正日之父金日成已表現出對華的離心離德,他一方面大力清除黨內的親北京的「延安派」,一方面不斷催促中國志願軍撤回國,結果中國於1958年全面撤軍,而美軍至今仍留駐韓國(南韓)。1990年代更由於中國與韓國建交,以及後來朝鮮的核試,雙方關係幾乎鬧翻。

隨着今年的天安號事件,韓國與美國的壓力陡增,金正日半年內兩度訪華,更派遣朝鮮各省市委書記集體訪華,明言是學習取經,這在中朝關係中是史無前例的。中方亦對朝鮮大力輸血,對北京來說,養活朝鮮2000萬人口,並不是一個太重的負擔,至少比美國力挺以色列要便宜。

有條件助朝鮮 維持最大影響力

金正日的改變當然出於扶植太子接班的私利。但對中國來說,這卻是全面影響朝鮮的良機,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朝鮮政權是否世襲並不重要,其穩定對中國東北的安全卻至關重要,亦是對付美國的一張王牌。而中國政治經濟勢力的全面介入,較之所傳言的解放軍進駐平壤更有意義。但中國在給朝鮮輸血的同時,亦汲取過往的教訓,不再「忘我無私」,而以維持最大程度的影響力為目標。值得留意的是,天安號事件後,中國與韓國的關係似乎並未受重創,中朝關係的全面升溫,反而促使韓國更加重視中國的影響力。中國現在南北韓之間,正在學習美國對台海兩岸的政策,即與雙方都維繫良好關係,保持現狀,維持均勢,不統不武,這大概是當初對天安號事件大加鼓譟的美日兩國始料未及的吧。

孫嘉業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