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積金投資選擇應擴大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28日 05:35
2010年10月28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原定明年4月出台的強積金「半自由行」於上月底突遭叫停,政府說要先完成強積金中介人監管立法工作,才會推行有關計劃。與其要大眾繼續望穿秋水,政府何不一併檢討強積金的投資選擇,不要再把市民限於投資基金,增加基金以外的選擇,引入競爭不是令基金收費下調及提高服務質量的最佳方法嗎?

同是細小外向型經濟體系的新加坡,推行公積金計劃逾40年,在投資選擇的彈性比香港闊得多,為何積金局不參考一下對方的理念,為市民謀一點福祉。

現時香港的強積金投資選擇只得基金,連基本的定期存款亦欠奉,亦不能直接投資於股市。相反,新加坡不單有齊備的基金選擇,亦設定期存款,讓不願冒險投資的人士,可直接買入當地政府債券、美國國庫債券及指定法定機構債券,更提供年金及儲蓄保險作為選擇, 亦容許買入當地或海外股票,場外交易基金、地產信託基金,甚至是黃金,照顧不同投資風險人士。

星洲公積金選擇遠多於香港

雖然積金局認為設有保本、保證、貨幣及債券基金,已可滿足低風險人士需求,但基金收費昂貴,長年累積下來可能已蠶食市民三分一供款,這比當局說放於定期存款,容易跑輸通脹,所失不是更多嗎?

金融市場愈來愈波動,還記得2008年底連著名大型低風險的貨幣基金亦出現虧損,最少給我們一個定期存款的選擇,在風大雨大的日子也有安身之所,而不是在框架下,被迫去冒險。

撰文:李智成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